健康養身★手腳忽然烏青、意識漸弱 竟然已經缺血性腦中風了

手腳忽然烏青 意識漸弱 竟然已經缺血性腦中風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鄭女士年約70多歲,有糖尿病與高血壓多年,規律藥物控制,平常可以生活自理,也常常去公園散步,到市場買菜,活力滿滿。然而,她在去年三月忽然右側肢體無力,送入安南醫院急診,經診察後是左側大腦中風,收治入院。經腦中風團隊用心照顧,中西合療,加強復建,病人可以回到中風前的生活。出院後,醫師為了讓鄭女士血液較通暢,開立抗凝血劑,預防再度中風。

年長女性多處瘀青 意識逐漸惡化

二個月後,鄭女士忽然全身手腳多處出現瘀青。家屬一開始以為是她走路不小心,有碰撞到而不以為意。之後又發生大便有血水,大便暗紅色,家人仍未送醫。直到七月中,鄭女士在神經內科回診時,醫師警覺不對,抽血檢驗顯示病人的凝血功能異常延長,血液無法有效凝集,緊急轉介病人到急診室。安南醫院急診部呂玉慧醫師仔細問診與評估後,發現鄭女士除了身體有多處瘀青外,這三四天以來意識漸進性惡化,反應遲緩,無法說話與溝通,立即安排頭部電腦斷層,發現有雙側的硬腦膜下出血。急診給與施打維生素K,新鮮冷凍血漿,安排加護病房住院治療。

10天後,在醫療團隊細心照護下,鄭女士的意識狀況逐漸進步,跟家人在病房中有說有笑,四肢手腳的瘀青慢慢消退,腸胃道出血也改善;至於腦部的血塊部分,經評估後,採取保守治療,血塊也順利自行吸收。

缺血性腦中風 抗凝血劑預防再梗塞

呂玉慧醫師表示,缺血性腦中風為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而凝血劑的開立,是為了預防血栓形成,避免腦血管再度梗塞,但是相對地,也必需注意藥物引起的相關出血併發症。例如該藥物與與許多止痛藥、抗生素、抗黴菌、制酸劑、阿斯匹靈、心律不整等藥物,都有互相作用,會加強或減少抗擬血劑的功能。而在台灣常見的狀況,則是服用該藥物時,同時有使用中藥或是食材進補,包含當歸、大蒜、人參、銀杏等,都會加強抗凝血的作用,導致併發症發生。

呂醫師也表示,若是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在刷牙時發現有牙床出血,月經量異常增加,大便黑黑或有出血,稍為撞到即有瘀傷,嚴重暈眩虛弱、尿液呈現紅色等,就要提高警覺。此外,日常活動與外出行動則要小心避免碰撞或摔倒,曾有患者只是小腿肚輕微撞到椅子,兩天後卻因持續擴大的血腫瘀青就醫,壓迫到肌肉緊急開刀取出血塊。呂醫師也提醒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若有其他疾病要就醫,無論是要看西醫或是中醫,都要主動跟醫師提及自己有服用抗凝血劑。病人安全,不全是醫療團隊的責任。病人與家人,也要確保自身的安全。

【延伸閱讀】

推動骨鬆篩檢邁向國際標準 萬芳醫院獲SNQ肯定

指關節疼痛打字困難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流感季節來到,別再做「無效的消毒」了!傳統的酒精、漂白水,雖然能夠殺死細菌,卻對許多病毒毫無抑制的效果,長期使用對人體與環境甚至都會造成傷害;目前有俗稱白因子、自然存在於人體白血球胞質內的殺菌抗病毒成分產品,可提供民眾多一種選擇。中央研究院黃坤正教授解釋,白因子的學名為...

閱讀詳情 »

你每天都會吞一顆綜合維他命嗎?一般社會大眾認為吃維他命有助預防疾病,或減緩慢性疾病惡化,但最近有三項研究發現,綜合維他命無助於健康的提升,服用它無法躲過心臟病與記憶力衰退所帶來的威脅,也於長壽無關連。 美國營養保健品的市場每年有數十億美元,在這些保健品中又以綜合維他命為大宗,佔了幾乎快一半的維生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天氣轉涼,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峰期,許多民眾因感冒症狀紛紛前往醫療院所就醫,卻意外發現早已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即所謂COPD;台北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景隆表示,臨床上就有一名患者,因時常在季節交替時咳嗽、有痰、覺得喘,且出現喘鳴聲,有時連躺在床上都會喘,最後甚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