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舉不直! 又痠又痛恐是肩膀骨刺作祟

手舉不直! 又痠又痛恐是肩膀骨刺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千萬別忽視手舉高的痠痛感,在中年之後恐怕會因為肩膀長出「肩峰骨刺」,引發「夾擊症候群」。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惟傑說明,初期可透過藥物或復健治療,但若拖延使肌腱破裂,那就必須接受手術,以免影響生活品質。

忽略肩膀長期痠痛 致旋轉肌破裂需手術治療

63 歲吳先生於一年前開始會肩膀痠痛、手舉不高,甚至高舉超過 90 度就會疼痛,原先以為是工作疲累不以為意,但疼痛感加劇,晚上睡覺時更會因為側躺壓到肩膀而痛醒,幾次至醫院打針吃藥都不見成效,後由安南醫院以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吳先生是肩峰骨刺合併旋轉肌腱破裂,遂已微創關節鏡手術診治,恢復良好。

常過度使用風險大 肩峰骨刺撞肌肉致夾擊症候群

許惟傑說明,正常的手臂上舉時,肩膀旋轉肌會撞擊到肩峰下緣,一般來說不會有疼痛症狀;不過中年時期,因為肩峰骨刺形成,在舉手時夾擊到旋轉肌,導致「夾擊症候群」,造成旋轉肌發炎,甚至產生破裂。

這些在肩膀的旋轉肌腱有 4 條,分別是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與肩胛下肌,負責讓肩膀能有前舉、外展、旋轉等動作,常見受傷的原因可能是過度使用、或某個不常用的動作而致肌腱拉傷。

若狀況嚴重需手術 新型微創降低疼痛恢復快

對於夾擊症候群的診治,許惟傑指出,若能早期診斷,可經由止痛藥或復健治療;但如果治療無效或是旋轉肌已經破裂,狀況較嚴重,則必須接受手術才可以完全復原。

然而過去傳統手術方式,要將三角肌從肩峰骨切下來,再進入關節內找到肌腱破裂點,進行修補;傷口大,術後疼痛度高、復健恢復慢。但醫學進展可利用微創手術進行,傷口僅約五十元硬幣大小,加上對於正常組織破壞小,若配合術後復健運動,復原情況快也很不錯。

不過,許惟傑提醒,儘管有較新穎的手術方式,傳統開刀仍有優點,與微創手術應該併行,不應偏廢,皆需與醫師共同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延伸閱讀】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導管內視鏡深入膽胰精準診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乳房是人體最有趣的器官之一。它哺育後代、展現性感、帶來美妙的性體驗。千百年來,人們對乳房的癡迷從未改變,但對其事實卻知之甚少。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乳房神秘的面紗正在被慢慢揭開。美國「女性健康網」和英國《衛報》最新載文,告訴了我們這些令人吃驚卻十分有趣的事實。 1.年齡越大,乳房脂肪...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黃惠如圖片/陳德信避開破壞腸道的5種食物,才能「腸」保安康:■紅肉最近有個新聞,一名女子愛吃牛肉麵,平均兩天吃一次,不到30歲,婚前檢查已經發現大腸癌第二期。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共同出版的防癌建議:紅肉和加工肉品是大腸癌的強力危險因子,每週紅肉的攝取上限應在500克...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楊心怡圖片/康健雜誌在google以「提升新陳代謝」或「加速新陳代謝」為關鍵字搜尋,你可以找到800多萬筆世界各地提供的祕方。而食物更是其中最吸引人的祕密,有多少人能抗拒「愈吃愈瘦」的誘惑?但不幸的是,只要消化食物,就是在消耗熱能,所以沒有什麼超級食物能刺激新陳代謝,任何食物在吃...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林芝安圖片/康健雜誌春天的腳步早已悄然翩至,反應在身體最明顯的感受之一是,癢。每個人癢處不同,有些人經常眼睛癢,有的鼻子癢,甚至有人會全身四處癢。從傳統醫學概念,不同的癢,反映了身體機能隱藏的問題各異。【不同部位的癢】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郭忠禎強調,「癢不是病,只是一種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