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麻竟是腕隧道症候群? 正確戴副木六成可痊癒

手麻竟是腕隧道症候群? 正確戴副木六成可痊癒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位50歲陳女士,從早到晚需洗鍋盤,又迷上手機追劇,某日騎機車回家,發覺催油門時右手手指麻木,睡覺時也會因手麻而醒來,拿東西時又常抓不住而掉落,至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尋求李信賢醫師協助,李信賢醫師表示,多數病人經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時,視病況不一定需要手術,只要正確配戴副木,有六成病人三個月內會痊癒。

經常甩手應注意 恐為腕隧道症候群

有許多民眾經常手麻,懷疑是否為腕隧道症候群,李信賢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自我檢查方式,可運用法倫氏檢查理學方法,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兩手背互靠並持續一分鐘,如手指出現麻木或刺痛,就可能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通常腕隧道症候群患者手部感覺會變遲鈍,尤其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嚴重時手部肌肉會出現魚際肌萎縮,手握力會變差,而神經傳導檢查也可偵測出,正中神經通過腕隧道時傳遞速度變慢。

李信賢醫師解釋許多患者經常用甩手來緩解症狀,甩手是腕隧道症候群病人共同特徵,而手麻原因包括腦部病灶、頸部脊髓病灶、頸椎神經根病變、周邊神經受壓迫、周邊神經受傷,腕隧道症候群屬於周邊神經受壓迫。陳女士腕隧道內部壓力,壓迫正中神經而手指麻木,甚至無力握住任何物品,此類壓迫好發於工人、家庭主婦和手機玩家,病人大多手腕活動量大、手需長期抓握東西,因手腕過度彎曲、屈背或用力抓握都會增加腕隧道壓力,時間一久神經就會受傷。

夜間配戴副木效果佳 六成病人三個月內痊癒

李信賢醫師依陳女士手腕結構,訂製一雙手腕副木在夜間配戴。兩周後回診,陳女士驚訝表示,手不會麻了,且不須吃藥、手術,手麻就會痊癒,李信賢醫師說明,夜間配戴副木是目前醫療文獻推薦的首選治療方式,原理是手腕副木將手腕固定在正中央,使正中神經承受壓力最小,就能讓神經自行修復,約有六成病人三個月內會痊癒。

李信賢醫師提醒,腕隧道症候群病人應減少手腕使用量,避免長時間抓握東西。除配戴手腕副木,口服類固醇與局部類固醇注射皆能有效改善症狀,物理治療則可選用超音波與雷射。最新研究顯示,體外震波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呼籲民眾腕隧道治療應趁早,若保守療法效果不彰時,以手術切開橫腕韌則是最終的治療方法。

【延伸閱讀】足測大數據出爐 逾9成國人步態有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作者:丁當   原文標題:雞湯、骨頭湯能大補?健康喝湯從這 4 點開始   天天在家吃吃喝喝的日子,是不是特別滋潤? 一口酒,一口肉,一碟下酒菜,最後再來碗熱騰騰的雞湯, 天啊……感覺一整年的幸福感都要在過年這幾天用完了!   來吧,丁當今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迎接春節連續假期,許多民眾都會安排出國遊玩,但要注意,若出國期間發生不可預期的緊急傷病,得在國外治療,要記得在門診和急診治療當天或出院起六個月內,向投保單位所在地的健保署分區業務組核退費用,免得損失自身權益。 申請健保醫療費用核退 記得資料要帶妥 但民眾申請時要記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時值寒假及春節旅遊旺季,為避免傳染病散布,疾病管制署呼籲,出國前應先暸解當地疫情,如需使用瘧疾預防藥物或接種疫苗,應於出發前4週先至26家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尋求旅遊醫療諮詢;由於春節期間醫院多暫停門診服務,規劃年後出國的旅客提早就診諮詢,保障旅途健康。 北半球近期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狂吐又狂瀉,急性腸胃炎找上你了!根據醫師臨床經驗觀察,急性腸胃炎是國人過年期間最常見的腸胃疾病,不少患者都是吃到不新鮮的海鮮,或是過量飲酒,而引起急性腸胃發炎。 嚴重水瀉、發燒快就醫 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文倫表示,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的症狀,有噁心、嘔吐、水瀉、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