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麻竟是腕隧道症候群? 正確戴副木六成可痊癒

手麻竟是腕隧道症候群? 正確戴副木六成可痊癒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位50歲陳女士,從早到晚需洗鍋盤,又迷上手機追劇,某日騎機車回家,發覺催油門時右手手指麻木,睡覺時也會因手麻而醒來,拿東西時又常抓不住而掉落,至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尋求李信賢醫師協助,李信賢醫師表示,多數病人經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時,視病況不一定需要手術,只要正確配戴副木,有六成病人三個月內會痊癒。

經常甩手應注意 恐為腕隧道症候群

有許多民眾經常手麻,懷疑是否為腕隧道症候群,李信賢醫師表示,腕隧道症候群自我檢查方式,可運用法倫氏檢查理學方法,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兩手背互靠並持續一分鐘,如手指出現麻木或刺痛,就可能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通常腕隧道症候群患者手部感覺會變遲鈍,尤其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嚴重時手部肌肉會出現魚際肌萎縮,手握力會變差,而神經傳導檢查也可偵測出,正中神經通過腕隧道時傳遞速度變慢。

李信賢醫師解釋許多患者經常用甩手來緩解症狀,甩手是腕隧道症候群病人共同特徵,而手麻原因包括腦部病灶、頸部脊髓病灶、頸椎神經根病變、周邊神經受壓迫、周邊神經受傷,腕隧道症候群屬於周邊神經受壓迫。陳女士腕隧道內部壓力,壓迫正中神經而手指麻木,甚至無力握住任何物品,此類壓迫好發於工人、家庭主婦和手機玩家,病人大多手腕活動量大、手需長期抓握東西,因手腕過度彎曲、屈背或用力抓握都會增加腕隧道壓力,時間一久神經就會受傷。

夜間配戴副木效果佳 六成病人三個月內痊癒

李信賢醫師依陳女士手腕結構,訂製一雙手腕副木在夜間配戴。兩周後回診,陳女士驚訝表示,手不會麻了,且不須吃藥、手術,手麻就會痊癒,李信賢醫師說明,夜間配戴副木是目前醫療文獻推薦的首選治療方式,原理是手腕副木將手腕固定在正中央,使正中神經承受壓力最小,就能讓神經自行修復,約有六成病人三個月內會痊癒。

李信賢醫師提醒,腕隧道症候群病人應減少手腕使用量,避免長時間抓握東西。除配戴手腕副木,口服類固醇與局部類固醇注射皆能有效改善症狀,物理治療則可選用超音波與雷射。最新研究顯示,體外震波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呼籲民眾腕隧道治療應趁早,若保守療法效果不彰時,以手術切開橫腕韌則是最終的治療方法。

【延伸閱讀】足測大數據出爐 逾9成國人步態有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電子耳手術費用貴 18歲以下兒童健保給付面對雙側極重度聽損病人,唯一解決方式就是植入人工電子耳;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鴻清表示,電子耳是透過耳蝸的位置植入電極,再經由電流刺激後端的神經,讓病人可以重新聽見外界聲音,只要電子耳開頻後,病人就能透過聽力與語言復健課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4歲張先生,有臉部腫脹、四肢浮腫與頸部腫大現象,且容易疲勞偶有心慌,以及有高血壓病史,到台北榮總就醫被診斷為腎上腺皮促素(ACTH)偏高的庫欣氏症候群。經院方以傳統人工合作血管加壓素(Desmopressin)刺激試驗,疑似腦下垂體有腫瘤,但皮釋素(CRH)刺激試...

閱讀詳情 »

罹癌≠體重一定會減輕!許多病友、照護者常認為罹癌體重下降是正常的,但腫瘤科醫師提醒,想要成功抗癌,保持體重來維持體力,是避免癌友陷入惡病質惡性循環的關鍵!事實上,根據研究發現,臨床中高達每5人就有1個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 ,而非癌症本身;因此抗癌期間趁早做好營養補充,預防惡病質上身、避免體重減輕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乳房對女性而言是重要的性徵,不僅能哺育後代、延續生命繁衍,對不少人更是自信的展現,ㄧ旦得知自己罹患乳癌,人生也跟著聞之色變。而傳統乳房全切除手術,不僅直接對女性外表造成傷害,更衝擊其自信心,影響身心甚鉅;新型「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乳癌手術,不僅傷口小,更能精準切除癌細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