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部造影技術 與植物人對話是有可能的!

腦部造影技術 與植物人對話是有可能的!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高先生哽咽表示,兩年前父親因為車禍成為植物人,一直很想知道這些日子以來,躺在床上的父親的反應及感覺,而這也是許多植物人親友在心頭縈繞不去的想法,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現在與植物人對話並非不可能。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藍亭院長表示,透過腦部造影技術PET與fMRI,可看到植物人腦中特定區塊的活躍程度,並進一步判別患者想表達的感受。

腦部造影技術 尋求與植物人對話的可能性

藍亭院長表示,國外已有研究顯示,透過腦部造影技術,可看到植物人腦中訊號的變化,進一步判斷與其對話過程的意識狀態及反應,不僅提升照顧品質,未來甚至可能將「病人自主權」還給患者。研究顯示,植物人誤診率高達40%,過去國內外經驗,更有2成以上患者的意識程度與常人差異不大,可以清楚聽到及看到周遭的一切,對自己的身體也有感知,卻常因為誤診,被當成沒有知覺的患者對待。

國外已有研究透過訓練患者,想像特定情境,表達喜歡與不喜歡,並透過腦部造影技術觀察患者的大腦皮質變化。藍亭院長表示,這項研究主要透過腦部中的運動輔助區與旁海馬回的活化反應,來判斷病患的反應,而大腦的這兩個區分別與運動及空間記憶相關。研究透過嘗試請病患想像特定的情境,共持續30秒,例如「打網球」代表喜歡,想像「在家中來回走動」則代表不喜歡,當患者腦中想著打網球時,腦部中的運動輔助區,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了YES,反之,想像爬樓梯時,另一區塊旁海馬回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患者不喜歡,也就是NO的情緒,親友就能透過這些變化了解病患的需求、對照顧舒適度的反應。

腦部造影技術昂貴 號召更多捐助加入計畫

藍亭院長解釋,雖然研究團隊持續進行相關臨床試驗,不過由於PET與fMRI的費用昂貴,並非大部分的家庭所能負擔,因此植物人甦醒計劃面臨相當大的困難,需要號召更多捐助加入,才能讓計劃能順利進行。

臺北醫學大學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近三年評估了臺灣近150名患者,其中約有60人接受北醫大團隊檢查,作為臨床試驗的一部分。藍亭院長指出,目前發現有11名被診斷為植物人的患者很可能都有意識,可以清醒感知周遭事物變化,包括透過眨眼等反應來回應問話,這些患者都有很大的機會能透過腦部檢測與家屬溝通,並進而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研究證實了與植物人對話的可能,未來當然也能透過這樣的方法與植物人溝通,把自主權交還給他們。

【延伸閱讀】足測大數據出爐 逾9成國人步態有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5歲男孩,某次感冒誘發氣喘後,遇上天氣不穩定時,不但症狀反覆發作,甚至平時也有乾咳等現象;中醫師陳宥任指出,氣喘主要是因肺、脾、腎三虛所導致的體質,尤其當氣候變動、吃到過敏食物等,都可能促使肺中痰濁導致氣喘發作。這名男孩經由中醫調理持續半年後,誘發氣喘的機率減少,且原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炎熱夏天免不了來一罐冰涼啤酒,但若正在服用藥物的民眾要注意,藥物和酒精恐會相互影響,危害健康;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主要是因酒精會造成藥物的代謝速率,造成藥物作用,甚至是毒性的增加。酒精具有抑制中樞的效果,這時若服用抑制中樞作用的藥物,患者就會出現像恍神、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就讀高職的男學生,因為肛門長痔瘡到大林慈濟醫院求診,經由該院以手術治療後,才解除不適;醫師指出,時下年輕人罹患痔瘡的情形有增加現象,恐因長時間久坐不動,沈迷於線上遊戲和社交網路所導致。收治該名高職男生的大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徐大聞表示,近年來,年輕人罹患痔瘡越來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六十四歲男子,因為一直拉肚子及血便到醫院求診,經由檢查發現,他是罹患了腹主動脈瘤併發缺血性腸炎,才導致腹部不適;醫師提醒,腹主動脈瘤就像是肚子裡裝了一顆不定時炸彈,如果動脈瘤太大時就會破裂出血,嚴重還有致命的危險,不得不慎!這名男子肚子不舒服且出現血便情形,被家人送至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