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服藥期間飲酒 小心症狀加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炎熱夏天免不了來一罐冰涼啤酒,但若正在服用藥物的民眾要注意,藥物和酒精恐會相互影響,危害健康;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主要是因酒精會造成藥物的代謝速率,造成藥物作用,甚至是毒性的增加。

酒精具有抑制中樞的效果,這時若服用抑制中樞作用的藥物,患者就會出現像恍神、嗜睡等現象;張展維說,若為抗焦慮、安眠等藥物,藥效就會被酒精增強,因此不得忽視嚴重性。

組長張展維進一步說明,像是民眾正在降血壓藥、使用磺醯尿素類降血糖藥物,甚至是服用苯巴比妥治療癲癇等,若這時又服用酒精,不但會在短時間內抑制藥物在肝臟的代謝,嚴重時恐危及生命。

尤其長期有飲酒習慣的民眾,若要服用含乙醯胺基酚成分的止痛藥緩解宿醉頭痛時,更要小心反而造成肝損傷的風險;張展維提醒,不管喝酒前後服藥,都有可能會使身體出現不同反應,除非必要,否則服藥期間,都應避免飲酒,才能真正達到藥物療效。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6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是尿路結石的好發季節,不只與流汗多、少喝水有關,與民眾飲食習慣也大有關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攝取鹽分為6公克,但國人的飲食口味偏重,根據調查顯示,平均每天攝取鹽分高達10公克以上。醫師指出,腎臟在排除鹽分過程中,會將鈣離子一同排出,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生機率。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多數家長都會為了孩子的成長發育用心提供營養補充,尤其是在「長大人」階段,更是會特別以中藥進補,期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且能夠長得高又壯。然而,孩子「長大人」男女有別;許多中醫師建議,男生11歲、女生9歲時,進行3個月強力補養,9個月營養補充,把握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傳統中醫認為「小腸有寒者,重便血,有熱者,必痔!」,是指腸道氣血不通,糞便容易堆積滯留於腸道,經常導致血瘀就進而會形成痔瘡。由此可見,想要預防痔瘡上身,就要從暢通腸道氣血著手,腸道氣血循環好,不要經常便秘,肛門不用費力,糞便能輕鬆排出,才能避免痔瘡發生,也進而能預防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年71歲的胡先生,出生癌症家族,父親、兄長都死於肺癌,母親也因胰臟癌去世,小妹、弟弟分別罹患大腸癌及皮膚癌;4年前,他得知自己罹患肺腺癌末期,迄今共接受51次化療,並將繼續治療,勇敢抗癌。面對癌症,他說:「三分之一交給醫師,三分之二要靠自己,克服生理副作用、心理恐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