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定時炸彈! 腹主動脈瘤破裂恐致命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六十四歲男子,因為一直拉肚子及血便到醫院求診,經由檢查發現,他是罹患了腹主動脈瘤併發缺血性腸炎,才導致腹部不適;醫師提醒,腹主動脈瘤就像是肚子裡裝了一顆不定時炸彈,如果動脈瘤太大時就會破裂出血,嚴重還有致命的危險,不得不慎!

這名男子肚子不舒服且出現血便情形,被家人送至童綜合醫院掛急診,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腹腔內出現腹主動脈瘤,且又併發缺血性腸炎,經由該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志賢醫師進行腹主動脈瘤支架置放手術;並使用經皮血管縫合器,讓原本單純只使用腹主動瘤支架置放手術的5公分傷口,變小只剩下1公分,手術後4天即出院返家。

李志賢醫師表示,進行腹主動脈瘤支架置放手術並使用經皮血管縫合器,只需要在病人兩側鼠膝部利用經皮穿刺方式,置入導管與導線深入動脈血管,到達腹主動脈瘤位置後植入並撐開血管支架,支架置放後,引導血流與壓力到血管支架內,隔絕進入病變組織,可讓腹主動脈瘤不再持續擴大而破裂。

李志賢醫師強調,腹主動脈瘤是腹部一顆不定時炸彈,平常不會有癥狀出現,通常都是在進行健檢或腸胃不舒服進行檢查時意外發現;但如果動脈瘤太大時就會破裂出血,嚴重還有致命的危險;比較瘦的人在摸肚子時如有跳動的感覺,就應盡速到醫院進行檢查,而60歲以上高齡、老菸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者都是高危險群,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今(2/23)新增2例本土病例及54例境外移入,本土病例中1名居隔陰轉陽,是為協會群聚確診者之同住家人。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指出,自前幾日傳出北投一男由境外移入改判為本土,經持續進行相關接觸者疫調後發現,其妻曾與房屋代銷員工(案19813)於相近時段在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68歲杜女士,到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牙周病科求診,經診斷為全口嚴重牙周病,需接受牙周病第1階段和第2階段的治療。杜女士很害怕看牙,家屬也擔心年紀大的媽媽身體健康狀況是否可以承受整個牙周病療程,尤其是牙周手術階段,因此問道:「醫生,是否用雷射做牙周病治療,就不會痛了?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去年疫情嚴峻期間,學童青少年在家遠距學習,眼科醫師發現,不少小朋友近視度數暴增,3個月增加100多度,提醒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使用3C產品的距離,至少保持30公分,適當讓眼睛休息,並注意光線,才能延緩近視度數惡化。 近視開始的年紀越小 成人後高度近視風險增 國健署統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疫情嚴峻,醫院禁止探病,住院期間無法與親友見面互相表達關心,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秉持「視病猶親」以「病人為中心」的精神,特選在難得一見的節日2022年2月22日下午2:22分,舉辦視病猶親、心心相印的快閃活動,由醫院視病猶親小組及護理站醫護同仁,共同至病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