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化從腿開始 健走效果佳

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指出,根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從運動種類來看,健走、騎單車分占男女運動的前二名,男性偏好騎單車、慢跑、籃球等劇烈運動;女性偏好快走、體操、瑜伽、有氧運動、跳舞及甩手等輕便活動,常言道:「老化從腿開始。」因此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運動。

 

信義區衛生所表示,走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需花錢,是全世界公認最方便、最大眾化、最容易養成的健身運動,透過和緩而漸進的運動方式,除了能舒緩平日工作緊繃的肌肉及神經之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走路三十分鐘可以消耗約一百大卡的熱量。其實也可以用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但每次至少要連續十分鐘。例如每天應至少運動三十分鐘,就可以拆成每次十五分鐘完成;或是每次至少運動十分鐘,分三次完成。

 

信義區衛生所也表示,信義區內就有多條健走路線包含田寮河畔健走步道、總督嶺古道、中正公園槓仔寮步道等;健走可以稱作是「最完美的運動」,它可以自然的融入生活當中,鼓勵社區內扶老攜幼共同使用這些健走步道,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強調,健走除了可強化下肢外,還有益腦、肺、心臟、腸及骨等重要部位;此外,更可預防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動脈硬化及脂肪肝等疾病,只要大家善用天生的兩條腿,勤走路,就能走出健康,推廣「大手牽小手健康齊步走,健康有保固」的健走運動觀念,讓市民遠離慢性疾病、減少醫療資源支出及社會成本的付出,共同營造社區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低頭看看,是否有發現腿上浮現出一條條青綠色、深紫色,宛如蚯蚓或蜘蛛網狀的血管,甚至摸起來表面凹凸不平?如小蛇般的「靜脈曲張」,它不只影響外觀,嚴重時還會出現下肢腫脹、痠痛,甚至是潰瘍的症狀,同一個姿勢維持許久,血管管壁便會逐漸缺乏彈性,而出現逆流情況,靜脈血管就不斷撐大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的孩子會很「白目」嗎?有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所引起的喔!臨床上,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經常白目的言行舉止感到很困擾,還以為是自閉症導致,進一步就醫,才發現原來是ADHD。 常誤認為是亞斯伯格症 台北市長柯文哲之前曾自爆自己和兒子有亞斯伯格症(自閉症),並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進入秋涼時節食慾大增,過量進食小心恐使三酸甘油脂上升,且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嘴饞愛吃又怕三酸甘油脂上身,怎麼辦?根據研究顯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並預防心臟病。 大啖零食糖飲 血脂飆升引爆心臟病 家醫科診所院長楊淵琪指出,不少民眾在夏秋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螞蟻勤做工,冬天好過冬。」為冬天做準備,是螞蟻也懂的道理!跟夏天比較,秋天氣候明顯來個180度大轉變,日溫差大,風起乾燥,皮膚水分容易流失,加上台灣空氣污染嚴重,變得敏感搔癢,我們要好好把握這個入冬緩衝期,強化內在健康,進行抗旱大行動,好好過冬!角質層屏障 護膚品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