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哈欠下巴喀喀 小心是「落下頦」

打哈欠下巴喀喀 小心是「落下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早上起床吃東西,兩頰突然好痛,甚至張口打呵欠時,下巴不但卡卡還發出喀喀聲。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柯惠馨表示,這種「開不了口」的痛,是台語俗稱的「落下頦」。

顳顎關節症候群 俗稱「落下頦」

「落下頦」即醫學上所稱的「顳顎關節症候群」,柯惠馨表示,顳顎關節位在兩側耳前方,連接頭顱及下顎骨,與身體其他的關節不同,是一種很特殊、可以滑動的關節。上半部是由顳骨(temporal bone)內凹的關節窩,下半部則是由下顎骨(mandible)隆起的骨髁(condyle),中間連著一片軟骨盤(meniscus)所構成,左右各一個關節位於耳朵軟骨的前方,外面的關節包囊及肌肉。

顳顎關節可以前、後滑動使嘴巴張開、閉合約4公分寬,也可以左右移動約1公分,配合中間的軟骨盤,可以有效、無痛地咀嚼、吞嚥、說話,甚至作出一些誇張、戲劇性的臉部動作。

顳顎關節活動量大 病因多元

柯惠馨進一步說明,顳顎關節活動量很大,周邊還有幫助下巴開闔的肌肉群,當說話、吃東西、打哈欠時,這個關節都必須運動。甚至當人在睡覺時,都有可能因為磨牙或緊咬,使肌肉和關節沒有辦法休息,最後造成「顳顎關節症候群」。因此,顳顎關節症候群就是張口閉口出現聲音、活動顳顎關節會痛、無法咀嚼食物等種種臨床表現的疾病。

造成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原因很多,直接跟肌肉或關節相關的包括外傷、肌炎、腫瘤或有風濕性關節炎等影響關節的系統性疾病。其他像咬合不正、睡覺時磨牙、牙關緊咬、姿勢不良或假牙高度不適合、喜歡嚼食硬物等。尤其現代人生活忙碌緊張,壓力大且睡眠品質不好,都使得顳顎關節障礙及顏面肌肉疼痛的問題,越來越多且越發嚴重。

超過8成有病徵 大部分可改善

柯惠馨強調,顳顎關節是身體裡很重要的一個關節,流行病學上超過85%成人在檢查時至少有一個顳顎關節異常的徵候。但多數病患可以藉由早期檢查得知病因,透過衛教與戒掉不良咀嚼習慣,甚至輔以藥物治療,或是製作咬合板或作咬合矯正等非侵入性治療,大部分症狀可以改善。

近年來,由於關節鏡的技術逐漸成熟,已經應用於顳顎關節上。過去保守性治療沒有成效的病患,可選擇改以抽取關節液、注射玻尿酸、注射肉毒桿菌素或顳顎關節手術等方式治療;隨著顳顎關節鏡發展,顳顎關節手術治療也可以採微創手術。此外,針對持續性顳顎關節疼痛患者,以臨床或影像學檢查無法確定其關節內病變時,關節鏡(arthroscopy)也扮演重要的的診斷角色。

症狀因人而異 速就醫防惡化

柯惠馨提醒,顳顎關節障礙症狀因人而異,常見症狀包括張口閉口有異聲、張口疼痛、咀嚼時顏面疼痛、脖子肌肉痠痛、耳朵內疼痛、耳鳴、聽力障礙、耳朵閉塞感或太陽穴、臉頰部、頸部等疼痛。若民眾有類似症狀,請儘早就醫,避免症狀惡化。

【延伸閱讀】麻疹疫情爆發 連假疫區旅遊建議施打疫苗預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MIT雙鋼印口罩9月24日上路!日前不消廠商混用中國製口罩,引發民眾憂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6日表示,9月24日起台灣製口罩,將加註「MD」及「Made In Taiwan」雙鋼印,初期先統一全數政府收購,24日藥局提供雙鋼印實名制口罩,超商網路預購則第18...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整理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原訂自109年9月17日起實施國產製之平面式醫用口罩,須逐片以雙鋼印「MD」及「Made In Taiwan」標示,以及實名制藥局販售之口罩均會有雙鋼印標示。由於各口罩廠鋼印滾輪安裝與軟硬體調校作業需要更充裕時間,且鋪貨至藥局及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今年首起登革熱群聚確認!今(16)日衛福部疾管署發佈,新增2名登革熱個案,分別是60多歲與30多歲男性,2人關係是父子,都住在三峽區五寮里,住家相距約40公尺,2名個案與9月14日公佈登革熱70多歲個案,有共同活動史,衛生單位接列接觸者採檢,發現登革熱IgM與I...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原訂9月17日實施國家隊口罩雙鋼印,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原以為壓印鋼輪能早一點交貨,但可能要本周六才能陸續組裝完成,因此雙鋼印口罩將延後至9月24日實施,趨時國家隊口罩恢復全面徵用,舊有一般市售台產口罩則不會有雙鋼印,可持續賣到今(10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