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孩子給親戚看 低自尊阿爸心中的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打孩子給親戚看 低自尊阿爸心中的痛

阿傑從小常挨老爸拳打腳踢,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他都算得上受虐兒了。這一天,在成長課程裡,阿傑透露原生家族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自己的孩子犯錯,要先下手為強,以免被人論斷。然而,有時阿傑沒做錯也挨打,因為他老爸潛意識恐懼太深,使他經常無辜受罰。

 「其實,我爸常騎腳踏車載我四處逛,還會買熱豆花給我吃。」 

「聽起來你爸挺疼孩子的啊 !怎麼打你這麼不留情?」我好奇地問。

「主要是打給別人看啦 !」聽阿傑這麼一說,同學們都笑了開來。

 原來,阿傑出身在大家庭,伯叔姑嬸之間常為了芝麻綠豆小事,打自家小孩給長輩和親戚看。

有一回,大阿傑一歲的堂哥阿勇拿彈弓捉弄堂妹珊珊,見珊珊痛得哇哇大叫,阿勇轉身就跑。這時,阿傑正巧路過,又湊巧被老爸看到,馬上就被不分青紅皂白地打了一拳,「叫你不要欺負珊珊,你怎麼都講不聽 !」 

阿傑覺得很冤枉,肩膀也被打得痛徹心腑,便大哭起來。這時,小嬸跑過來解釋說:「三哥,不是阿傑啦 !是阿勇打的,我在旁邊洗菜,看得清清楚楚。」 

阿傑在大家庭長大,看得出體弱多病的爸爸工作能力不如家族中其他男人,書也讀不好,在七位兄弟中,最不受阿公阿嬤重視,加上只生了阿傑一個,在勢單力薄的局面下,便常打阿傑,以表示自己有好好管教小孩。

幸好阿傑很爭氣,他有媽媽聰明伶俐的基因,功課好、運動好、人緣好, 是班上的佼佼者,考上第一志願的高中後,就不再挨爸爸打了。

成績優異成了他的防護罩,加上阿公阿嬤相繼離世,伯叔分產分家各自發展,大家族的陰影便漸漸淡化。然而,潛意識的恐懼還是找到了機會悄然作祟。

阿傑後來考上醫學院,擔任實習醫師時,媽媽因罹患胰臟癌很快就過世了。阿傑責怪自己太晚注意到媽媽的異狀,便把老爸接到北部一起生活,以便就近照顧。

一年後,阿傑結了婚,也有了兒子小明。有一天,三歲的小明不小心打翻了茶几上的熱水杯,雖然沒被燙到,但仍被阿傑抓起來痛打屁股。

「你為什麼要打他?他又不是故意的。」在房裡聽到動靜,行動已不太靈活的老爸勉強跑出來阻止阿傑。

這時,阿傑更加不滿,喝斥道:「當年你打得比我還兇,現在怎麼又不准我教訓孩子?」 

老爸頓時不知如何回應。

見爸爸慢慢走向客廳的沙發頹然坐下,阿傑停住了手,又聽小明不停抽泣,他知道自己情緒失控、出手過重了,當場懊惱得痛哭流涕。

沒想到,兒子反過來安慰他:「爸爸不哭,我以後會乖乖。」 

阿傑聽到兒子這麼一說,小時候的委屈、膽怯、憤怒突然排山倒海而來。

這天是週末,阿傑的老婆有事外出,他哄兒子睡午覺之後,來到客廳準備擦地板,卻見老爸佝僂著身子,正吃力地抹去地上的水漬。

「爸,我來,你休息吧 !」阿傑說了兩、三遍,老爸仍悶頭擦拭。

這時,阿傑突然聽到這一生最想聽到的話。

「阿傑,以前阿爸常打你,是阿爸不對,但你要原諒我啊 !在那個時代, 家族裡大家都看不起我,我可不想讓他們說我連自己的兒子都教不好。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你不要再打小明……」老父親努力壓低哭聲,肩膀卻不停抖動揭穿了他的情緒。

阿傑看了於心不忍,一把抱起老爸:「爸,過去的事不要提了。你趕緊坐下,身體要顧好。」 

扶著瘦弱的老爸坐好後,阿傑就看到他淚流滿面,還喃喃自語:「你別學我那樣打小孩。」 

說到這裡,阿傑對著班上同學感嘆道:「在那樣的時刻,我才知道我多年來的恨其實老爸心裡都清楚。」 

「你現在還恨嗎?」有學員突然冒出這句話。

只見阿傑搖搖頭,堅定而溫柔地說:「當然不恨了,老爸只有一個,現在我疼他都來不及啊 !」 

原生家族潛意識的恐懼──畏忌被親戚說閒話而矯枉過正
「族人凝視」是指原生家族裡以共同的默契、慣例來約束彼此。通常祖輩的想法、做法會一脈相承往下傳遞,可能從祖父母那一代開始,也可能要往上追溯到曾祖輩。

親戚之間很多話是不講開來的,只會以眼神默默地行使家法,讓大家在互相監視下都能謹守家規。

在這過程中,當然也會將祖先潛意識的恐懼一代一代傳下去,然而,上一代的人害怕被說閒話、擔心被瞧不起,不免會使被教養的兒孫成了代罪羔羊。

(本文摘自/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出色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曬太陽也會中暑!6月7日全台防疫大解封之後,民眾紛出現報復性出遊、補償性運動等行為,但台北市衛生局今(8)日提醒,每年6到7月是國人因為熱傷害而就醫的高峰期,且不只大太陽底下才會出事,包括夜跑、穿衣過多、藥物導致排汗不良、長時間處...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繼上月曾在質詢時倡議開增「肥胖稅」後,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今(8)日再舉行記者會,認為人手一杯手搖飲料都含有大量的糖分及熱量,容易導致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三高等發生的風險,呼籲要求手搖飲均應強制標示糖量,熱量,提醒國人每日糖攝取量,以維健康。 高嘉瑜上月在立院質詢...

閱讀詳情 »

腹痛、高燒就診,竟被診斷出「大腸憩室炎」,到底什麼是大腸憩室炎呢?臣宏診所詹秉鋐院長表示, 大腸憩室是指長時間腹內壓力高,就容易往大腸腸壁上先天比較脆弱的點凸出去,在腸壁內形成一個凹洞, 若糞便卡在憩室造成黏膜發炎,便形成大腸憩室炎,應積極接受治療以免衍生併發症。  大腸憩室炎是什麼?回答這個問題,...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寶寶出生滿2天,人生頭一次的篩檢絕對不能漏!國健署今(8)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發現,2019年新生兒篩檢異常個案數有3888人,其中以「蠶豆症」個案占9成最多,且大約每100個寶寶就有3個,提醒在尚未知道篩檢結果前,不要讓寶寶、衣服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