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完新冠疫苗還該打流感嗎? 醫曝多挨一針可減重症和病毒交互作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去年流感好像不嚴重,今年還要打疫苗嗎?已經打新冠疫苗了,打兩種疫苗會不會不好?每年為了要不要打流感疫苗,民眾疑問已經不少,何況今年還多了新冠疫苗要打,診間的疑問更多了!但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思伃強調,其實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施打流感疫苗更加重要,因為新冠疫苗+流感疫苗,可減少重症和病毒間交互作用。

台灣每年公費施打流感疫苗已行之有年,從2019年起,更是全面使用四價流感疫苗,以達到更好保護力。不過,去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在所有人戴口罩、勤洗手並積極防疫之下,感染流感的人數比起往年大幅減緩,也容易讓人輕忽流感的致命。

陳思伃指出,從2020年流感季節開始,已經有許多相關研究在討論流感疫苗是否可幫助降低新冠肺炎的疫情,也陸續得到肯定。一理由是流感症狀和新冠肺炎症狀難以區分,尤其新冠病毒不斷變種,之前的嗅味覺喪失等特異性高的症狀越來越少。

第二個理由,陳思伃強調,若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嚴重度和死亡率都更高;兩者先後感染,也是會增加重症比例。

陳思伃表示,美國邁阿密研究已指出,在都確診新冠肺炎的情形之下,有打流感疫苗的病人,在敗血症、中風、深部靜脈栓塞、加護病房住院等嚴重指標中,人數都較沒打疫苗的人少,約下降17.4到36.7%。而也有其他研究肯定施打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因呼吸道疾病,而需要就醫的次數。

為何流感疫苗可以達到如此成效?陳思伃說,目前尚沒有定論。但有理論提出,施打流感疫苗之後,會激發身體的免疫反應,活化免疫細胞,即使不是針對新冠肺炎產生抗體,但當呼吸道發生病毒感染時,自身免疫力可以快速反應準備。另外,減少了流感病毒感染的風險,就減少了病毒與病毒間的交互作用,減少同時感染兩種病毒,或先後感染的風險。

陳思伃呼籲,要確實預防流感與併發症,減少就診機率,最好的建議是「施打流感疫苗」,且即使已經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還是要接種流感疫苗,才能有效預防流感並保護呼吸道;若是還沒有打到新冠疫苗的人,更要施打流感疫苗,才能避免致命呼吸道感染。而兩個疫苗接種之間得「間隔至少7天」。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熬到戶外可脫口罩了卻沒臉見人? 醫曝3行為恐害「口罩痘」大爆發

網紅發片眼尖網友瞄到「那裡凸凸的」 檢查竟是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長途的健走可以舒緩壓力,但是若是在戶外進行的健走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在健身房的運動。我們都知道為了健康,人需要動。但是研究跟經驗上都告訴我們如果人運動起來不快樂,根本就不會想運動。很多運動的想法都是建立在人們喜歡運動的基礎上,但是大部分的專家都同意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會大大影響...

閱讀詳情 »

阿松一年跑六次急診?  小孩掛急診從桓春到台北馬偕?! 「急診科」被喻為醫界「五大皆空」之一,最常鬧醫生護士荒。前陣子長庚急診室爆發出走潮,缺工情形更雪上加霜。TVBS《食尚玩家》OS桑、藝人阿松更曾經一年就跑了六次急診,有了小孩以後,跑急診室更是家常便飯!TVBS《健康2.0》討論了急診...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69歲的馬林艾瑞克斯先生去年的切片被送去診斷,發現罹患前列腺癌。他在擔憂之餘,想著是要切除前列腺,還是進行放射線治療。幾天後,他的醫師又打電話給他,告訴他檢驗發生了失誤,實驗室搞混了他的檢體,他並沒有罹患癌症。他說,他很替自己開心,但也對那位真正得癌症的人感到難過。 類...

閱讀詳情 »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的癌症死亡原因以及發生人數第四位,每年約3千人死於口腔癌!展弘診所院長曾梓展醫師表示,吸菸、嚼檳榔會大幅提高口腔癌的發生率,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指出,台灣口腔癌患者高達9成有嚼檳榔的習慣,提醒國人應儘早戒菸、戒檳榔,且應定期接受口腔檢查,若有異狀更不可輕忽,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