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流感疫苗學生集體不適 專家:暈針反應非疫苗問題

打流感疫苗學生集體不適 專家:暈針反應非疫苗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上周四傳出彰化縣達德商工12名學生,接種流感疫苗以後身體不適,其中5人到秀傳醫院就醫,有4人住院觀察,包括1名發燒,3名有手抖狀況。對此,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初步研判應該是校園集體接種導致的暈針反應,常發生於青少年族群,多半是受到旁人緊張情緒影響,和疫苗較無關,並不會造成健康後遺症。

不良事件不等於不良反應 立即頭暈為暈針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會對於流感疫苗關注度比往年還高,先前也陸續傳出不良事件通報,讓民眾一度焦慮拒打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受訪表示,不良事件不代表疫苗副作用,且不良反應通常在施打後的7天至6周後產生,當下立即的頭暈、噁心反應,基本上都是暈針。

內心焦慮、恐懼轉為生理現象 集體施打易傳染情緒

暈針是心因性現象,已有許多國際研究指出,出現症狀的人其實生理檢查都十分健康,因內心的焦慮、恐懼轉為生理現象,李秉穎教授強調,「這是潛意識被影響,無法控制的,你沒辦法叫他不要緊張。」由於校園集體施打,大家排隊進入,只要聽到前面的人哀嚎,情緒都會受到影響,「彷彿進入屠宰場一樣,恐懼是會傳染的。」

集體施打應分散注意力 暈針休息可改善

他建議學校應該在等待區進行一些團康活動、甚至張貼明星海報來舒緩緊張情緒,想辦法讓學生分心,不要專注在打針這件事情上,可以改善暈針情況。或是將曾有暈針經驗的學生單獨施打,不要受到他人影響。李秉穎教授強調,當下會立刻發生的只有過敏性休克,若未及時救治可能會造成死亡,但暈針的各種症狀,經過休息都可以緩解,而且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疫苗安全性無虞 不接種風險更高

疫苗都是經過大型臨床試驗後才上市的,造成過敏性休克的比例為百萬分之一,其他不良事件必須經過大規模的對照,才能研判是否相關,不能以單獨事件回溯。李秉穎教授提醒,還是應接種流感疫苗,因流感造成的重症比暈針更危險。

【延伸閱讀】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陳家駿醫師淺談過敏性鼻炎

世界糖尿病日 專家呼籲糖友E起護心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2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彰化縣衛生局新冠肺炎抗體調查,今(27)日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對調查報告給予結論,分析境外移入與本土病例Nt抗體陽性率,台灣在居家隔離檢疫、社交距離、與口罩加強下,發現防疫成效達73%,同時中和抗體效力截至目前,至少能有3至5個月。此次的抗體研究數據,有助於疫苗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共同發表縣內血清抗體調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受邀前往,上演官與學大和解橋段,前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說自己是彰化人,同時也說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是彰化人,莊人祥馬上補上,自己也是彰化人,但詹長權仍大喊,我們要對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陳敬哲/綜合報導】快到中元普渡,罐頭、泡麵是應景祭拜食品,專家提醒,購買罐頭食品時,應該注意膨罐問題,如果罐身有碰撞痕跡,就不要購買。此外,打開之後,務必在1周內食用完畢,外包裝所說的1年保存期限,係指尚未打開時,可以保存的期限。 罐頭食品有滅菌過程 有利長時間室溫保存 海洋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走路走了一輩子,肯定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原來自己的走路姿勢,恐怕大有問題,加上坐姿與站姿長期不佳,全身恐怕從頭頸肩,痛到背臀足,定期想找人按摩舒緩一下,卻永遠治標不治本。事實上,矯正姿勢,讓人體全身上下能擺在「對」的部位,學習正確「運動」姿勢,才能真正解決全身痠痛問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