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疫苗親餵母乳女嬰猝死 黃立民:關聯性不大

打疫苗親餵母乳女嬰猝死 黃立民:關聯性不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日前雲林一名母親,21日施打完疫苗回家後,哺乳餵食2個月大的女兒,但22日一早發現女嬰猝死。女嬰母親認為,女兒死因與疫苗有關,希望能獲得重視,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22日表示,女嬰死亡應該與疫苗無關,應該為千分之一機率的嬰兒猝死症候群;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也發表聲明,建議哺乳母親接種疫苗,保護自己,且在未查明事實之前不要過度恐慌。

疫苗打在肌肉組織 不會立刻造成死亡

這名約30歲的女性,因為在虎尾殯葬所工作,屬於高風險人員,可以優先施打疫苗,卻傳出在接種之後回家半夜哺乳,兩個月大女嬰隔天早上身亡。黃立民直言,這兩件事情不太相干。表示AZ疫苗打在肌肉組織,當中的腺病毒會留在肌肉及局部的淋巴組織,哺乳的時候病毒並不會移動過去,即使是口服疫苗,也不會因此感染,即使真的存在於母乳當中,也不會馬上死亡。

一歲以下嬰兒 千分之一機率猝死

他推測應該屬於嬰兒猝死症候群,並坦言這在臨床上造成很大困擾。從嬰兒出生至一歲之間,有千分之一的機率會突然死亡,且找不出明顯原因,這是一個自然現象。這起女嬰猝死案件,在學理上與疫苗關聯性不大,但還是必須要做調查後才能判定,可能還需要解剖。

國際經驗、研究證實 哺乳媽媽接種疫苗安全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榮譽理事長陳昭惠、理事長楊文理、常務理事楊靖瑩也發表聲明,疫情升溫時,接種疫苗絕對是利大於弊。近期有兩篇關於哺乳期接種疫苗的文獻,一篇是以色列研究,另一篇是美國研究,兩篇研究使用的是mRNA疫苗,結論都是母親在接種疫苗後,奶水中的病毒抗體濃度增加,且副作用與對照組相當,認為哺乳媽媽接種疫苗安全,還能提供嬰兒免疫保護。

AZ疫苗雖然尚未看到有關哺乳期研究,不過在接種最多AZ疫苗的英國,也並未出現哺乳期婦女接種後導致嬰兒死亡的案件,英國皇家婦產科學會也建議接種。WHO也建議哺乳母親可以施打AZ疫苗,且接種後無需停止哺乳。

嬰兒猝死2-3個月達高峰 原因不明

嬰兒猝死在一個月以下新生兒並不常見,在2-3個月大時達到高峰。美國兒科學會對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定義是,一歲以內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病理解剖調查後找不出死因。趴睡是引起嬰兒猝死的危險因素之一,過去曾有嬰兒在接種預防針之後死亡的案例,但在調查後大部分結果與疫苗無關,而是屬於原因不明的猝死。

接種疫苗、哺乳皆有好處 調查未明前勿恐慌

哺乳有益於母親與嬰兒,接種疫苗可以保護自己免於新冠肺炎重症威脅。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表示,對此事件感到遺憾,但不希望在調查結果未明之前,就引起恐慌。也建議母親在接種疫苗後有身體不適情形,家人能一起照顧嬰兒。

【延伸閱讀】

婦女頻尿原因何其多 中醫改善頻尿有良方

乳癌轉移了怎辦? 荷爾蒙治療合併標靶提升存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5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攝護腺癌可透過疫苗來治療,甚至預防?!近幾年來,中央研究院致力於癌症的特殊醣分子標識研究,最近出現重大突破,動物實驗發現,可誘導出具消滅攝護腺癌細胞的有效抗體,由於抗體具有記憶能力,除了治療晚期攝護腺癌,之後還可有預防的效果。在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帶領下,中研院團隊長期致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蛀牙是一種傳染疾病?!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黃耀慧副理事長指出,人類口腔中1cc的唾液就有高達一億隻以上的細菌,透過接吻可能將病菌傳染給另一半。情人節將至,情侶們接吻前記得可得先做好口腔衛生。接吻是戀愛親熱的主要行為,藉著接吻來表達對彼此的愛意,不過,法國醫學院一位女研究生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蛀牙是國內兒童最常見的疾病,而塗氟可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並抑制細菌生長,進而達到預防蛀牙的目的。不過,根據最新調查發現,台北市只有3成9的民眾使用免費塗氟服務。台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陳少卿表示,健保提供6歲以下小孩,每半年一次公費塗氟服務,呼籲家長多多利用。根據民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糖尿病已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目前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方式有口服藥及注射胰島素兩種,但不少患者都拒絕注射胰島素,其中最大原因是誤以為「打胰島素後,接下來就要開始洗腎,或腳就會截肢…」;其實,血糖控制不良,才會引發糖尿病腎病變、傷口癒合不良而要截肢等併發症的發生。糖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