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打破錯誤觀念 產後營養怎麼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打破錯誤觀念 產後營養怎麼吃

多數的媽媽對於哺乳期間的營養攝取觀念都不夠正確,包括70%的媽媽認為「只要多喝湯湯水水就可以增加母乳量」(67%),並且還是有40%媽媽認為吃麻油鷄、鷄酒等可以增加母乳的質與量(40.3%),而且近70%的媽媽認為「哺乳期間媽媽吃什麼寶寶就可以補什麼」(66.5%)。

鷄精有助媽媽舒緩壓力、提升母乳營養

科學研究中心王雪瑩博士表示,產後進補食品未必對提升母乳質與量有益,且許多都含有高熱量與膽固醇,可能把熱量都補到媽媽身上。根據臺北醫學大學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的臨床實證,發現鷄精能增加乳汁中有益寶寶生長的營養成份,包括能增加乳汁中的「乳鐵蛋白」、「上皮生長因子」及「轉化生長因子-β2」。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呼籲 各界支持母嬰親善環境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許淳森理事長強調,透過提升哺餵次數,也能達到延長哺餵的目標,但更好的友善母嬰親善環境需要更多支持,以位於彰化的白蘭氏健康博物館為例,合格的哺乳室應具有可上鎖的門、哺乳座椅、有蓋垃圾桶、尿布台等設施。許淳森理事長鼓勵公共空間與企業,除增設哺集乳室外,也應加強管理設備換新及環境衛生,提供媽媽舒適的環境哺育下一代。

響應國道哺乳週 白蘭氏於四國道休息站送鷄精

黃小琳營運長表示,鷄精經過多篇論文實證,功效遠高於乳媽媽習慣喝的進補湯品,對媽媽及寶寶健康都有正面影響。此次在另外需玉哺乳週與學會共同呼籲公共空間響應母乳親善,凡取得衛生局「優良哺集乳室」。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高齡92歲的蕭奶奶,今年5月因胃穿孔併腹膜炎而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後需仰賴呼吸器,由於蕭奶奶左側肢體偏癱、營養狀況不良,經醫護團隊與家屬討論後,先讓蕭奶奶進行氣切手術,再由營養師調配適合的配方奶、復健師執行關節肢體運動、呼吸治療師幫助其進行呼吸訓練,傷口癒合良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婦產科門診常看到孕婦於懷孕初期不小心作了X光檢查或電腦斷層檢查,因憂心胎兒受到輻射線傷害而要求進行人工流產,對此醫師表示,流產與否,取決於輻射劑量及胚胎發育階段時期有關。 胚胎著床前、器官發育前不會受到傷害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鄭進和表示,輻射線必須超過安全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現年27歲的陳小姐,過去沒接種過流感疫苗,今年2月因頭痛至診所就醫,隔天因症狀未改善,出現咳血情形前往醫院就醫,隨後因併發肺炎、心肌炎等重症及意識不清住進加護病房,所幸經治療後保住性命,住院40天後才恢復意識,至今想起這些過程仍心有餘悸。 嬰幼兒、慢性病患、孕婦為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600萬劑自10月1日開打至11月27日,接種數已經超過522萬劑,整體疫苗使用率已逾87%,疾管署宣布,今(105)年12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擴大為全國民眾,呼籲尚未接種的民眾儘快接種,以提升自身與群體保護力。 各年齡層感染都有可能引發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