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胰島素會依賴、上癮?破解糖尿病用藥4迷思

吃藥比較安全,不要打胰島素?這是許多糖尿病友的迷思。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全身性代謝異常的疾病,研究證實,提早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僅能改善胰島素阻抗性,更能因血糖獲控制,進而降低糖尿病所帶來的併發症風險。

打胰島素會依賴 上癮?破解糖尿病用藥4迷思

杜思德院長(如圖)指出,國內糖尿病人口愈來愈多,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圖片/國民健康署提供)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暨鹿港基督教醫院杜思德院長指出,國內糖尿病人口愈來愈多,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人罹病後不願意注射胰島素,認為「打了就要打一輩子」、「會上癮戒不掉」等,事實上,這些都是錯誤老舊的觀念。

治療指引:醣化血色素指數超過9 注射胰島素

一般而言,早期注射有利無害,目前最新修正的治療指引,只要診斷有糖尿病,特別是醣化血色素(Hba1c)指數超過9,就應注射胰島素,協助恢復胰臟功能,只要1、2個月,停止注射後,胰臟就能重新分泌正常的胰島素,不必再注射。

除此之外,早期施打胰島素,不但可在短期內將血糖控制下來,而且還可提升胰臟功能,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救援療法」。同時可減少腎病變、眼病變、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大小血管併發症的機率。

打胰島素會依賴 上癮?破解糖尿病用藥4迷思

早期施打胰島素,不但可在短期內將血糖控制下來,而且還可提升胰臟功能。

注射胰島素 用藥4迷思

理事長杜思德強調,因糖尿病死亡國內去年高達9,845人,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因此死亡。由於糖尿病病程冗長,除了病人本身受疾病影響外,往往也造成家庭負擔。唯有分齡控糖、家友關懷,才能與糖尿病「和平共存」。

根據門診經驗,很多病人以為打胰島素就是人生走到盡頭,事實上,並非如此,唯有先破除注射胰島素4迷思,才可正確用藥。

迷思1.打胰島素會依賴、上癮?

解答:事實上,打胰島素並不會造成藥物依賴。甚至有研究指出,較早開始使用胰島素的病患,約近5成在停用1年內,不靠其他藥物維持血糖穩定。但因為使用初期效果明顯,患者有可能因此不忌口、懶得改變生活習慣。

迷思2.胰島素用量增加,表示糖尿病愈嚴重?

解答:糖尿病併發症是糖尿病變嚴重的真正原因,即使胰島素注射量增加,只要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控制在目標值內,就算控制良好。若身體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降低血糖,就應適時補充,才能及早控制好血糖。

迷思3.如果糖尿病人的胰臟還能產生胰島素,就不需要用胰島素治療?

解答: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值,是判斷是否使用胰島素的指標,若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了有效控制血糖,避免併發症,就可能需注射胰島素。

迷思4.吃藥控制血糖比較安全,最好不要打針?

解答:某些口服降血糖藥物可刺激細胞製造胰島素,但有些病友服藥一段時間後,胰臟細胞功能漸漸衰退,無法控制血糖,就需要注射胰島素。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3/690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第2大常見癌症,攝護腺癌基金會指出,每9名男性中就有1人確診此病。由於早期的攝護腺癌幾乎沒有症狀,因此專家建議,男性應該進行PSA測試,以確定他們是否罹患攝護腺癌以及是否需要治療。 攝護腺癌基金會建議,具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男性,40歲以上就要接受篩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整理報導】國內新冠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放寬隔離檢疫標準,自5月16日起,在家中進行居家檢疫與隔離者,從原本1人1戶,放寬到1人1室。 依據指揮中心規定,「1人1室」是指在須隔離期間,隔離者可住在於同1戶家內,只要有獨立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即可;反之,「1人1戶則...

閱讀詳情 »

「我晚上睡覺有時候會呼吸突然停止然後驚醒,還有尤其是每天睡覺都會打呼,還很大聲,吵到老婆睡不好,請幫我檢查一下,看看是否一定要開刀或戴呼吸器,還是有什麼方式可以治好?」在門診中,患者時常會詢問是否一定要靠上述兩種方式才能解決睡眠呼吸中止症!   一說到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的方式除了動...

閱讀詳情 »

盡可能在幾年內延長他的記憶。無論你現在幾歲都不會太早或太遲,可以開始透過飲食預防老化可能伴隨的失智症,並讓自己的大腦每天都保持清新、敏銳和思考能力。   記憶備忘錄 麥得飲食是保持健康記憶最全方位的飲食計畫。吃綠色葉菜、莓果、堅果、橄欖油、全穀、魚類、豆類、家禽,再喝些紅酒吧。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