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莫德納腫一大包! mRNA疫苗特有「新冠手臂」狀況別嚇壞了

▲注射疫苗後皮膚紅腫過敏反應。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已經進入最重要的打疫苗階段,指揮中心最新宣布7月1日起,將再開放接種對象到第9類,包括孕婦、65歲以上民眾通通入列,隨著開打人數增加,注射後可能出現的皮膚狀況也要一次搞懂!皮膚科醫師提醒,像mRNA疫苗特有的皮膚反應又叫做「新冠手臂」,可能在打完一周後手臂又腫一大包。

美國加碼捐贈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預定7月1日就要開放大規模接種,而莫德納就是mRNA疫苗。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表示,隨著各種疫苗陸續到位及施打,除了之前接種AZ疫苗後出現極少見血栓的狀況之外,其實,施打後出現全身痠痛、發燒、頭痛等全身性的反應是大部分人會遇到的狀況,且施打部位的局部皮膚反應也是常見的症狀。

蔡長祐指出,打完針後當天或隔天手臂出現紅腫、疼痛、壓痛的情況就是「局部注射反應」,不同的疫苗技術,所出現的各種皮膚反應的比例也可能隨之不同。

以2021年4月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發表的一篇414位施打mRNA疫苗後皮膚出現紅疹的案例分析為例,最常見的5種紅疹分別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局部注射處反應、蕁麻疹、麻疹樣紅疹以及肢端紅痛症;另外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副作用,例如凍瘡樣病灶、填充物注射處紅腫、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玫瑰糠疹等。

蔡長祐說,如果注射疫苗7到8天後手臂又腫一大包,又腫又熱、又痛又癢,這就是「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又叫做「新冠手臂」,這種情形是mRNA疫苗特有的皮膚反應,大部分的人會在4天左右消退。目前機轉不明,推測有可能是對疫苗中的賦形劑聚乙二醇過敏。

而在接受第二劑疫苗注射後,蔡長裕指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還是有可能再度出現,但出現的時間較快,消退的時間也較快。而會出現上述的皮膚反應,主要是以女性為主(約85到90%),以及接受Moderna疫苗的人居多(約占92到94%),重點是,出現這種情形並非是再打第二劑疫苗的禁忌症。

蔡長祐提醒,以上報告的疫苗接種對象主要是英美兩國的白人為主,亞洲人對施打疫苗後的反應比例或許會有些不同,但仍值得參考,疫苗施打後常見的皮膚局部反應,如紅、腫、疼痛、壓痛等,大約注射數天後會消失,倘若持續紅腫疼痛,並出現皮膚紅疹,灼熱感,臉部及嘴唇腫脹,甚至蕁麻疹等情形時,請儘速就醫診斷治療。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立陶宛捐2萬劑AZ給台灣 指揮中心「三個謝謝」回應了

打疫苗死亡再35例!3人不到60歲 1熟女當天洗澡暈厥已顱內出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但中央跟地方卻為了快篩試劑配發數量,先摃上!針對台北市批評中央徵用快篩、卻扣著慢慢發,還營造出「一副大善人布施的模樣」說法,衛福部陳時中今(9)日回應媒體追問,聽到大善人三字,先是苦笑了一聲,緊接著強調,給地方的配發量都是根據調查而來,要地方「如果有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後,延燒出防疫保單理賠亂象,在保險公司要求下,民眾湧向醫院要診斷書,讓衛福部長陳時中今(9)日把砲口指向保險業者,強調業者必須有履約的義務,不管數額大小,一下要這樣的證明、一下要那樣的證明,已引發民眾恐慌,「有一點在擠兌」,對醫院來講壓力都很大,而現在正...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維生素K注射劑因為在國內出現嚴重過敏性反應致死的個案,食藥署今(9)日正式公告把靜脈輸注phytomenadione成分注射劑型藥品,限縮未來只能用在「預防或治療新生兒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及「預防或治療因維生素K缺乏或干擾導致之低凝血酶原症」兩種狀況,食藥署表示,即日...

閱讀詳情 »

潮健康/郭家和     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症都中!  她50歲成功懷孕當超高齡媽 隨著國人普遍晚婚,加上壓力、環境荷爾蒙影響,女性發生子宮肌瘤和子宮肌腺症的比率日益上升,更增加了受孕難度。許多女性想生育卻因年齡較高、子宮環境不佳,被迫選擇放棄生育,甚至必須切除子宮才能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