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莫德納腫一大包! mRNA疫苗特有「新冠手臂」狀況別嚇壞了

▲注射疫苗後皮膚紅腫過敏反應。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已經進入最重要的打疫苗階段,指揮中心最新宣布7月1日起,將再開放接種對象到第9類,包括孕婦、65歲以上民眾通通入列,隨著開打人數增加,注射後可能出現的皮膚狀況也要一次搞懂!皮膚科醫師提醒,像mRNA疫苗特有的皮膚反應又叫做「新冠手臂」,可能在打完一周後手臂又腫一大包。

美國加碼捐贈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預定7月1日就要開放大規模接種,而莫德納就是mRNA疫苗。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表示,隨著各種疫苗陸續到位及施打,除了之前接種AZ疫苗後出現極少見血栓的狀況之外,其實,施打後出現全身痠痛、發燒、頭痛等全身性的反應是大部分人會遇到的狀況,且施打部位的局部皮膚反應也是常見的症狀。

蔡長祐指出,打完針後當天或隔天手臂出現紅腫、疼痛、壓痛的情況就是「局部注射反應」,不同的疫苗技術,所出現的各種皮膚反應的比例也可能隨之不同。

以2021年4月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發表的一篇414位施打mRNA疫苗後皮膚出現紅疹的案例分析為例,最常見的5種紅疹分別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局部注射處反應、蕁麻疹、麻疹樣紅疹以及肢端紅痛症;另外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副作用,例如凍瘡樣病灶、填充物注射處紅腫、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玫瑰糠疹等。

蔡長祐說,如果注射疫苗7到8天後手臂又腫一大包,又腫又熱、又痛又癢,這就是「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又叫做「新冠手臂」,這種情形是mRNA疫苗特有的皮膚反應,大部分的人會在4天左右消退。目前機轉不明,推測有可能是對疫苗中的賦形劑聚乙二醇過敏。

而在接受第二劑疫苗注射後,蔡長裕指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還是有可能再度出現,但出現的時間較快,消退的時間也較快。而會出現上述的皮膚反應,主要是以女性為主(約85到90%),以及接受Moderna疫苗的人居多(約占92到94%),重點是,出現這種情形並非是再打第二劑疫苗的禁忌症。

蔡長祐提醒,以上報告的疫苗接種對象主要是英美兩國的白人為主,亞洲人對施打疫苗後的反應比例或許會有些不同,但仍值得參考,疫苗施打後常見的皮膚局部反應,如紅、腫、疼痛、壓痛等,大約注射數天後會消失,倘若持續紅腫疼痛,並出現皮膚紅疹,灼熱感,臉部及嘴唇腫脹,甚至蕁麻疹等情形時,請儘速就醫診斷治療。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立陶宛捐2萬劑AZ給台灣 指揮中心「三個謝謝」回應了

打疫苗死亡再35例!3人不到60歲 1熟女當天洗澡暈厥已顱內出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心臟病時常在人獨處的時候發作,心臟病發作時,知道該怎麼正確應對可以挽救你的生命。閱讀此文獲得更多信息。 了解危險信號 了解最常見的癥狀。心臟病最明顯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胸痛或是胸部不適,但是還有一些其他典型癥狀也需要你注意。 胸部不適常常出現在胸口中央。它可以被描述為沉重感,緊張,壓迫,酸痛,灼燒,昏...

閱讀詳情 »

由臺灣臺北市政府出資七億建造,委由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與北投老爺酒店共同打造的「臺北國際醫旅」於2014年12月20日正式開幕,以一條龍創新服務為訴求,為臺灣首創,期望能藉此營運模式將臺灣醫旅品牌推向國際。臺北國際醫旅共有12樓層,2至5樓為北投健康醫院、6至10樓是北投老爺酒店、11樓為體適能室和SP...

閱讀詳情 »

之前余苑琦出現在電視畫面時一直重覆說:我們家就只有我不菸不酒,不吃宵夜,為什麼是我?!林傑樑醫師的夫人指出,飲食中缺少了膳食纖維,現在的環境真的不是靠自然飲食就能保有健康了。影片只有4分多鐘,簡單易懂,值得一看。台中榮民總醫院王輝明醫師帶您探討:大腸癌怎麼發生 http://tw.gigacircl...

閱讀詳情 »

今年入冬首波寒流明來襲,氣溫將一路下滑,明晚至後天清晨、後­天晚上至週四清晨,中部以北市區低溫攝氏九度,沿海空曠處攝氏八度。醫師指出,天氣冷­要嚴防中風,有男大學生日前吃麻辣鍋、唱KTV,隔天上課發現眼前霧濛濛,就醫檢查證­實是眼中風。 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70年代給出的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