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抗癌之路很煎熬 九成二癌友好疲憊!

抗癌之路很煎熬 九成二癌友好疲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疲憊是許多癌症患者沒說出口的痛。一份國內首次對逾千名癌症患者進行的調查,發現比起失眠、食慾不振等,疲憊是癌友最感困擾的症狀,高達92%罹癌期間有疲憊問題,但是主動向醫護人員提及疲憊問題的卻不到六成。

患者不常主動提到疲憊症狀

癌症時鐘快轉,最新統計顯示,國內平均每五分六秒就有一人罹癌。抗癌之路不好受,常有患者感到身心俱疲。雖然「癌因性疲憊症」已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診斷的疾病,但患者不常主動提到疲憊症狀,對生活品質的衝擊可能被低估。

國內第一份癌因性疲憊症流行病學研究

國內第一份癌因性疲憊症的流行病學研究,首度針對癌因性疲憊的盛行率進行調查,於全國北中南二十家醫院收案,總收案個數為1207人,平均年紀為57.12歲、40%的患者癌症分期為第四期,最常見的癌症治療項目是「化學治療」。

九成二患者罹癌期間有疲憊問題

調查顯示,罹癌患者困擾症狀的前五名,分別是疲憊、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及憂鬱。其中高達九成二患者罹癌期間有疲憊問題,住院患者的疲倦程度更高於門診患者。但有疲憊,主動向醫護人員提及的卻不到六成。高達八成的患者曾想辦法改善疲憊,超過五成認為調整飲食,也就是攝取足夠的水分、維生素、熱量、蛋白質以及充足睡眠,可幫助改善疲憊。

惡性循環! 對治療沒信心想放棄

前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表示,癌症患者因為疾病進展,接受化療、放療以及擔心病情惡化的心情衝擊等因素,感到很疲累。常看到患者雖然躺在床上卻無法好好入睡,得不到好的休息,又胃口不好,即使家人費心準備以往愛吃的食物,還是一口也吃不下。又因為營養不佳,很容易睡不好、吃不下,造成惡性循環,越來越累,也對治療越來越沒信心,想要放棄。

改善疲倦症狀有助提升照護及生活品質

癌疲憊可透過評估量表來診斷,調查也發現,相對沒有疲倦症狀的患者,診斷為疲倦的患者,生活品質較低、症狀困擾嚴重度較高,可見改善疲倦症狀,有助於提升腫瘤的照護及患者的生活品質。邱宗傑主任說,患者如果有癌疲憊,可以勇敢表達,透過非藥物的方式、或是中重度癌疲憊則有藥物「黃耆多醣注射劑」的協助,不僅可改善精神與體力,也可以好好接受癌症治療,才有戰勝癌症的機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9歲女孩,某天沐浴時,突然發現尿液中帶有紅色分泌物,經由家長帶去就醫檢查,醫師發現,該女孩尿中紅色分泌物竟是初經提前報到所導致;新樓醫院小兒科醫師林逸首指出,經進一步詢問,原來是因爺爺、奶奶疼愛孫女,不斷燉補藥膳,加上患者未節制飲食,長期攝取肥肉、油炸等食物,才使第二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平均九個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女性則平均四個人就有一人有類似情況;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王文子指出,主要是因民眾對於補充鈣質的觀念仍不足,最好的方式就是趁年輕時,就應開始攝取足夠的鈣質。若年輕就開始為身體儲存足夠鈣質,相較下比起有年紀後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平常若有口乾舌燥或是容易餓時,可別輕忽,恐為糖尿病前兆!1名約70歲男性,退休後並未刻意減重,卻發現近半年來,體重有下降的跡象,且也容易感到口乾舌燥,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高達400mg/dL,經進一步檢查,醫師發現患者空腹血糖為205mg/dL,大於標準126mg/dL,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彰化1名老翁,幾年前發現罹患慢性B型肝炎,且已導致肝硬化,長期接受門診追蹤,但過年期間卻出現併發症,1個月內連續吐血3次,情況相當危急;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安順指出,臨床上,肝硬化引起的併發症相當多,且難以透過藥物根治,因此肝硬化患者平時更應特別注意肝臟的健康,並應定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