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抹醋可以治溼疹? 專業皮膚科醫師說話了

  最近季節多變化,不少人因此出現皮膚問題,其中溼疹更是讓許多人癢到受不了。各式各樣的止癢妙招,在網路上成為苦主們跪求解方。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偏方,像是塗抹醋、擦蛋黃油混椰子油可治溼疹,甚至還有人推銷「一帖見效」的神奇藥膏,宣稱可治療溼疹及多種皮膚病。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溼疹是皮膚的發炎反應,舉凡富貴手、尿布疹、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甚至藥布貼太久引發的接觸性皮膚炎,都是溼疹惹的禍。

  溼疹可能出現在任何季節、年齡、部位,冬季更常復發或更嚴重。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補充說明,天冷的時候,好發乾燥型溼疹,發生的部位以四肢居多,皮膚常呈現龜裂的情形。溼疹臨床的症狀相當多元,有些人會長紅斑、起小水泡,有些人卻是乾裂、脫皮、疼痛。

  誘發溼疹的原因很多,內在因素包括過敏性膚質、腸胃功能失調、壓力、緊張等;外在因素則包括流汗潮溼、衣物摩擦、接觸過敏原、皮膚太乾,甚至烈日與寒風都可能引發。

  事實上,沒有任何單一藥物可治癒溼疹,而且隨著原因與病程不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如果遇到疑似的症狀,應該直接請皮膚科醫師診斷,才能對症下藥,若輕信偏方或是自行買成藥來擦,反而會刺激皮膚,使症狀反覆發作。

  一旦肌膚處於反覆發炎狀態,皮膚會逐漸增厚、變乾,甚至產生色素沉澱或出現裂縫。皮膚發炎受損時,如果沒有小心處理傷口,很容易讓細菌、黴菌入侵,引發2次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想讓溼疹早日痊癒,應盡量減少肌膚刺激,當疹子癢到受不了時,可改用毛巾冷敷。黃毓惠提醒,溼疹的癢感來自於身體發炎的反應,藉由毛巾冷敷可緩和癢感,但這只是應急的作法不宜頻繁使用,以免皮膚水分被帶走變更乾,反而更癢。此外,千萬不要用力抓它或用熱水燙洗,建議洗澡時水溫最好維持攝氏在36度左右,同時應避免過度清潔,並注重保溼。

  容易罹患溼疹的肌膚往往敏感又脆弱,建議平時大量流汗後,要立刻擦乾身體或更換衣物,並適時使用保溼乳液等產品。飲食方面少吃刺激、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並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及高纖維素等食物。

  若因工作必須長時間碰水、油、清潔劑等刺激物質,導致手部溼疹反覆發生,可在第1層先戴純棉布手套,第2層再戴上塑膠手套,而且布手套溼了就要更換,不要讓它黏在手上繼續做事,只要養成習慣,即可擺脫溼疹反覆發作的困擾。

相關推薦

記者黃昭博/嘉義報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為保護第一線防疫人員,嘉義縣新港的企業家嘉林集團捐贈2台移動式正壓檢疫亭給嘉義縣政府,24日上午該集團董事總經理林碧珠在中埔鄉日照中心捐贈第2座,由縣衛生局長趙紋華代表接受,2座檢疫亭可移動使用,因應疫情支援篩檢工作。 嘉林集團董事長林憲宗旗下餐廳「捌伍添...

閱讀詳情 »

因應台北農產運銷公司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昨日晚間再次召開會議討論「市場專案」各項細節,包含未持陰性證明不得入場、 落實疫調並找出熱區、確診個案由居住地縣市進行精準疫調及接觸者匡列作業,職場接觸者匡列由職場所在縣市進行。指揮中心表示,專案結束後,將持續設置篩檢站...

閱讀詳情 »

近期北農染疫案持續延燒,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從北農的案例中,可以發現疫調系統會因為居住地和工作地的不同出現問題。除此之外,面對民眾「台北市不做疫調」的質疑,柯文哲則以牙醫確診個案舉例說明「市府並非沒做疫調。」柯文哲今日說明,從北農的案例中可以發現疫調系統,會因為居住地和工作地的...

閱讀詳情 »

全台COVID-19疫情不斷延燒,市場群聚感染不斷擴大,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今日新增個案當中,有17例與台北相關,包括臺北農產運銷13例、環南綜合市場3例、濱江市場1例。今日新北市新增54例COVID-19本土確診,其中包括板橋11例、中和8例、三重7例、五股7例、新店6例,累計至今確診共6,30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