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抹醋可以治溼疹? 專業皮膚科醫師說話了

  最近季節多變化,不少人因此出現皮膚問題,其中溼疹更是讓許多人癢到受不了。各式各樣的止癢妙招,在網路上成為苦主們跪求解方。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偏方,像是塗抹醋、擦蛋黃油混椰子油可治溼疹,甚至還有人推銷「一帖見效」的神奇藥膏,宣稱可治療溼疹及多種皮膚病。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溼疹是皮膚的發炎反應,舉凡富貴手、尿布疹、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甚至藥布貼太久引發的接觸性皮膚炎,都是溼疹惹的禍。

  溼疹可能出現在任何季節、年齡、部位,冬季更常復發或更嚴重。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補充說明,天冷的時候,好發乾燥型溼疹,發生的部位以四肢居多,皮膚常呈現龜裂的情形。溼疹臨床的症狀相當多元,有些人會長紅斑、起小水泡,有些人卻是乾裂、脫皮、疼痛。

  誘發溼疹的原因很多,內在因素包括過敏性膚質、腸胃功能失調、壓力、緊張等;外在因素則包括流汗潮溼、衣物摩擦、接觸過敏原、皮膚太乾,甚至烈日與寒風都可能引發。

  事實上,沒有任何單一藥物可治癒溼疹,而且隨著原因與病程不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如果遇到疑似的症狀,應該直接請皮膚科醫師診斷,才能對症下藥,若輕信偏方或是自行買成藥來擦,反而會刺激皮膚,使症狀反覆發作。

  一旦肌膚處於反覆發炎狀態,皮膚會逐漸增厚、變乾,甚至產生色素沉澱或出現裂縫。皮膚發炎受損時,如果沒有小心處理傷口,很容易讓細菌、黴菌入侵,引發2次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想讓溼疹早日痊癒,應盡量減少肌膚刺激,當疹子癢到受不了時,可改用毛巾冷敷。黃毓惠提醒,溼疹的癢感來自於身體發炎的反應,藉由毛巾冷敷可緩和癢感,但這只是應急的作法不宜頻繁使用,以免皮膚水分被帶走變更乾,反而更癢。此外,千萬不要用力抓它或用熱水燙洗,建議洗澡時水溫最好維持攝氏在36度左右,同時應避免過度清潔,並注重保溼。

  容易罹患溼疹的肌膚往往敏感又脆弱,建議平時大量流汗後,要立刻擦乾身體或更換衣物,並適時使用保溼乳液等產品。飲食方面少吃刺激、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並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及高纖維素等食物。

  若因工作必須長時間碰水、油、清潔劑等刺激物質,導致手部溼疹反覆發生,可在第1層先戴純棉布手套,第2層再戴上塑膠手套,而且布手套溼了就要更換,不要讓它黏在手上繼續做事,只要養成習慣,即可擺脫溼疹反覆發作的困擾。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在機場攔檢驗出的境外移入個案越來越多,讓原本要求的「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形同虛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下令加嚴,公布最新措施,要求自1月4日零時起(啟程日),旅客搭機前應檢附的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調整為「2日內」報告,且起算標準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空手道代表隊自哈薩克參加亞洲空手道錦標賽後返台,最新已經有12人確診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下午也公開他們的最新病況,目前12人當中有10有症狀,全部屬於輕症,另外有2人無症狀。至於同團還有10人沒確診,目前入境後三日的公費快篩結果皆為陰性,接下來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出國免帶「小黃卡」也行了!在台灣獲歐盟執委會正式加入「歐盟數位新冠證明」系統之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宣布,將於12月28日上午8點開放有出國需求的民眾下載「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使用,只要三個步驟就可以取得證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歐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終最大活動跨年晚會即將登場,防疫最重要,今年台北101跨年晚會就有禁令!台北市衛生局今(27)日宣布,如果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者」或「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之民眾(包括表演者及活動工作人員)」,不得參加相關活動。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