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顱內低壓症候群 令他頭痛、癲癇、意識不清

  台中1名70歲的洪伯伯曾因接受腦室腹腔引流管手術,造成顱內低壓,以致於只要輕微撞擊便容易導致顱內出血;另1名63歲賴先生則因劇烈頭痛,合併耳鳴與頸部僵硬就診,發現為自發性腦脊髓液滲漏,2人均確診為「顱內低壓症候群」,所幸經過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後,症狀皆立即獲得改善,不再為顱內低壓所苦。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創傷科主任李建裕表示,洪伯伯過去曾因步態不穩、意識狀態不佳,被診斷出患有「正常腦壓性水腦症」,經就醫接受腦室腹腔引流手術後,雖然症狀有明顯改善,但卻因置放引流管,使得大腦處於相對低壓狀態,硬腦膜下空間變得寬鬆,所以只要大腦受到輕微撞擊,就容易造成硬腦膜下出血,導致後續引發癲癇、頭痛、意識不清等情況,所幸經手術先關閉引流管及使用抗癲癇藥物後,患者迅速恢復意識,待大腦狀況穩定再考慮接通引流管或更換可調式壓力閥,將大幅減輕患者痛楚。

  賴先生則是罹患「自發性顱內低壓症候群」,1個多月以來為頭痛所苦,同時合併耳鳴與頸部僵硬,嚴重時只要一起身就會感到劇烈頭痛,躺臥時才能稍作緩解,患者判斷力和記憶力都出現異常,檢查發現其左側硬腦膜下積液、右側硬腦膜下血腫合併中線位移,經安排腰椎自體血液補片,搭配神經外科腦血腫引流,術後患者頭痛與認知症狀便立即改善。

  神經內科主任王馨範指出,「顱內低壓症候群」是因腦脊髓液滲漏,導致顱內壓力不足,若滲漏處在脊椎,因為脊髓腔內壓力較顱內更低,會導致顱內腔與脊髓腔之間有壓力差,經常在患者坐起或站立時,因脊髓腔壓支撐力不足而讓顱底下沉牽引,患者將感到頸部僵硬、頭痛頭暈、耳鳴、畏光和嘔吐等症狀。

  王馨範也說明,約有5分之1的顱內低壓症候群患者會出現硬腦膜下血腫,原因可歸類為脊椎手術、腦脊髓液引流管,以及自發性腦脊髓液滲漏等3類,有少數患者會出現腦靜脈栓塞,這些嚴重的併發症有可能導致昏迷不醒,而顱內低壓症狀嚴重時,患者會成天臥床,無法自理生活,若頭痛越久或躺下時惡化,需高度懷疑併發顱內血腫或腦靜脈竇栓塞。

  顱內低壓可透過顱部核磁共振檢查搭配顯影劑,觀察內部的各種變化,若無把握治療黃金時間,恐因嚴重併發症造成昏迷不醒。李建裕和王馨範提醒,顱內低壓與顱內高壓一樣危險,若頭痛時合併出現脖子僵硬、後腦痛、聽覺受損、無力、癲癇等症狀,則可能為顱內低壓所致,應儘速就醫,搭配藥物、手術或醫材等多種方式,才能把握治療黃金期。

相關推薦

手掌冒出小水泡,又癢又脫皮,醫師診斷為「汗皰疹」,到底什麼是汗皰疹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汗皰疹是一種慢性濕疹,患者常見在手、腳冒出許多小水泡,既癢又會脫屑,且可能反覆發作。若有此類症狀時,最好諮詢醫師的治療建議。  汗皰疹是一種慢性濕疹,屬於皮膚的發炎反應,跟流汗、汗腺無關,常見發於手上,如手...

閱讀詳情 »

冬天溫度低、較乾燥,許多人都容易出現皮膚搔癢的症狀,聖仁皮膚科鄭嘉琪醫師表示,冬季癢是皮膚缺水的徵兆,建議可適量塗抹乳液,並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洗劑,若患部搔癢難耐時,可採輕拍或冰敷的方式緩解。若症狀嚴重時亦可諮詢醫師的改善建議。  減緩冬季癢的方法包括: 1. 做好皮膚保濕:冬季癢大多是因為皮膚缺...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吃乳酪(cheese)對健康到底好不好? 過去的想法是「吃乳酪不健康,問題出在它的飽和脂肪」。但是,較新的研究則開始質疑飽和脂肪與心臟病之間的因果關係。事實上,根據科學研究,小小口地咀嚼乳酪(不是狼吞虎嚥)對於人體健康有著許多驚人的益處。     1.減少心臟病風險 一...

閱讀詳情 »

採用口服避孕藥來避孕,會不會對卵巢功能造成永久性的影響,或是影響日後的受孕率呢?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口服避孕藥主要作用為抑制排卵,停藥後約在3個月內就會恢復正常的排卵功能,若對用藥有疑慮或有其他生育相關問題,仍建議依個人情況諮詢向醫師為佳。  採用口服避孕藥來避孕,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