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知覺性頭暈列為新分類疾病 主要症狀有這3種

  護理師退休的李小姐有暈眩症狀長達3年,做過許多檢查結果都正常,四處求醫輾轉找到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張滋圃。診斷她罹患新分類疾病「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簡稱PPPD),建議搭配口服藥與每次30分鐘以上復健運動,1個半月後李小姐終於緩解能正常生活。

  張滋圃指出,病人主要症狀有:(一)慢性頭暈持續逾3個月。頭沉重、走路虛浮,精神不太好。(二)頭暈感嚴重度隨當日生理或精神狀況起伏,剛起床好一點,站立、走動或頭轉動卻又加重。(三)視性暈眩,在超商、賣場最明顯,人群走動、貨品堆得多又高,暈得更厲害。

  張滋圃指出,「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跟大腦掌管頭暈的部位變得敏感有關,往往來自1次內耳或腦部引發的嚴重眩暈症,即使痊癒,病人腦神經卻已被誘發,或因此對復發產生恐懼,愈擔心愈容易感暈,陷入惡性循環。

  張醫師表示,正確診斷讓病人了解致病原因解除疑慮,好轉機會很大。此症狀雖易發生在容易焦慮的病人身上,治療方法不只給鎮定效果的抗焦慮藥物,而是給增加腦部血清素藥物。

  研究顯示,治療3到6個月停藥後仍能改善,減少復發機會。他提醒,40至50歲中年女性是好發對象,建議減少生活壓力,多補充富血清素食物,如:亞麻仁油、維他命B群;保持規律生活作息與開朗個性,搭配認知行為治療與前庭復健運動,就能有效降低暈眩感。

相關推薦

▲部立桃園醫院發表台灣首部改編自女性感染者真實故事的愛滋微電影「愛,一直都在」。(照/部立桃園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快翻轉你對愛滋感染者的錯誤刻板印象。愛滋感染者小薇(化名)10年確診後,一度面臨告知同學卻被排擠的偏見與歧視,好險有家人溫暖接納,感情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張華安/台中報導 失智症並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對,依然能有極大的人生發揮空間。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率領各縣市衛生局及民間相關協會,今年展開打破失智迷思巡迴展,預計全台走透透,讓全台民眾都有機會看到失智者超乎想像的創作。 臺中市衛生局23日至24日響應舉辦失智者創作巡迴展,現場還...

閱讀詳情 »

君綺醫美多年來秉持高品質、高規格、高安全的經營理念,在醫美領域屹立不搖17個年頭,於今年10月更是受到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醫學美容暨美容產業促進發展委員會、中華經貿文化促進協會…等工商及政府單位肯定,榮獲亞太美業精品頒獎典禮中的產業標竿獎。 近年來台灣在美容生技產業有極大的創新與...

閱讀詳情 »

將引發肩頸不適的原因區分成七種 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我見過許多被肩頸痠痛所困擾的患者。我認為,引起肩頸周圍不適的原因可分為以下七種類型。 肌肉疲勞型 眼睛疲勞型 運動不足型 體液循環不良型 生活壓力型 內臟負擔型 女性內分泌變化型   鎖骨周圍是各種管路的通道 1. 肌肉疲勞型 當我們在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