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亂用家具竟會讓全家得癌!女人都該學會正確用它,聰明又長壽(歡迎分享)

女人用好什麼東西全家都能夠長壽呢?你知道嗎,很多的生活用品使用不當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健康養生呢?

亂用家具竟會讓全家得癌!女人都該學會正確用它,聰明又長壽(歡迎分享)

當心隱患洗衣機比你想像得髒

洗衣機有異味?洗好的衣服沾有異物?疾控中心抽樣檢查了128台使用半年以上的洗衣機。

結果顯示,洗衣機洗滌桶內槽中的黴菌檢出率為60.2%,細菌總數檢出率為81.3%,總大腸菌群檢出率高達100%,有54.7%的洗衣機同時含有以上三種菌類。

亂用家具竟會讓全家得癌!女人都該學會正確用它,聰明又長壽(歡迎分享)

衣服洗滌劑中的游離物、衣物上的灰塵等易殘留在洗衣機夾層中,形成水垢和污漬,引發皮膚病、婦科病等。教你幾招,給洗衣機做套清潔操。

分開洗,早晾衣

最好將床上用品等與其他衣服分開洗,內衣褲、襪子等最好用手洗。

家中如有傳染病患者,要將其衣物單獨洗,洗後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拭一下內筒。

為防止細菌滋生,應在洗衣結束後30分鐘內將衣物取出。衣物不要長時間(超過4小時)放在洗滌桶內浸泡或者將乾衣服放在洗衣機筒裡堆放,否則易滋生黴菌。

洗完衣,吹吹風

洗衣機用完後,不要馬上關門或蓋蓋子,也不要立馬用塑料套罩住,讓它先通風吹乾後再蓋。

洗衣機上面不要放太多東西。洗衣機內部一定要保持清爽乾燥,否則易滋生細菌或黴菌。

有細菌,定期清

洗衣機最好每兩週清洗一次。清洗時,洗衣機放滿溫水加適量專用洗滌劑,運轉5分鐘左右後關閉電源,浸泡1小時,讓污漬充分被清潔下來,隨後開啟洗衣機。

亂用家具竟會讓全家得癌!女人都該學會正確用它,聰明又長壽(歡迎分享)

按洗滌標準模式運轉一遍,建議之後,再清水漂洗一兩次,避免有些髒污可能沒被水沖走。

網絡上有許多清潔洗衣機妙方,比如白醋等,確實可以使用,但兌換它的比例目前沒有科學依據,最好使用洗衣機廠商指定的除垢劑,根據說明書兌換比例。

切忌亂買消毒劑,以免腐蝕洗衣機。

需要提醒的是,沒有完全溶解的洗衣粉顆粒,會依附在洗衣機內筒和底部的波輪上,形成一層污垢。

建議最好換為溶解度相對較好的液體洗滌劑。

過濾網,洗一洗

過濾槽網內易積攢大量的水垢、毛屑等髒漬以及洗衣液的殘留物,建議,每次洗完衣服後,最好清理一下過濾網,太髒的話用小刷子刷洗乾淨,晾乾後放進去。

波輪洗衣機排水過濾器要按說明是定期檢查,最好每隔一到兩年清潔一次,以防排水不暢滋生細菌。

洗衣機是人們清洗衣服的好幫手,只要輕輕一按,它就可以幫你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可是洗衣機洗的衣服真的如我們眼見的一樣嗎?洗衣機裡的細菌會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呢?

洗衣機不幹凈致病

洗衣機槽處在人們平時看不到的洗衣機內外筒之間的夾縫地帶,是傳統毛巾擦拭或開蓋通風所無法消除的細菌壁壘,人們在洗滌衣物時,即使放入再多的消毒液也無法解決洗衣機槽的清潔問題。

健康專家指出,現代社會人們在洗滌衣物時已逐漸養成了使用衣物消毒液的習慣,但洗衣機槽的清潔卻是家庭中的清潔空白區,常見衣物上殘留的細菌也大多來源於此。

大部分家庭沒有清洗洗衣機的概念,所以很多洗衣機可能到報廢的時候一次都沒有清洗過。

亂用家具竟會讓全家得癌!女人都該學會正確用它,聰明又長壽(歡迎分享)

但醫生告訴我們,水裡的水垢、洗衣粉的游離物、衣物的纖維素、人體的有機物及衣物帶入的灰塵和細菌等,堅固地附著在洗衣機裡,在常溫中繁殖、發酵,洗衣時便嚴重二次污染衣物。

洗衣機會帶來哪些健康隱患

洗衣機用久了,洗衣機槽內會堆積出一層又黑又粘的髒漬和污垢,並滋生大量病菌。洗衣服時,污垢、病菌等會被帶入洗滌水中,對衣物形成二次污染。

人體穿著二次污染過的衣物,極容易被病菌感染。特別是像老人和嬰幼兒、孕婦這些的特殊群體,由於自身抵抗力較弱,就更加容易受到病菌侵襲。


來源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一份新的報告顯示,最常影響手指和腳趾的血管疾病也會出現在乳頭上,並引起一連串母乳餵養問題。 報告作者解釋道,這種被稱為雷諾現象(也稱為雷諾氏病)的病症在影響乳頭時常常無法引起人們的重視。雖然這種病並不常見,但作者呼籲大家提高對此疾病的認識以便能更好地診斷病情。威斯康星...

閱讀詳情 »

▲面對婦科疾病長了不該長的東西,常叫女性頭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了不該長的東西,怎麼辦?不少女性都有婦科的困擾,從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到子宮內膜異位症,但對怎麼處理「它」才好,往往感到迷惘,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林立展表示,目前針對婦科良性疾病的治療,...

閱讀詳情 »

▲陽明大學開發藥物影像辨識系統,讓手機照相自動辨識藥物。(照/陽明大學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在台灣,高齡長者每天平均要吃7.3顆藥,但每顆藥丸都長得差不多,臨床常發生「吃錯藥」的情況,輕微的只是影響藥效,嚴重者卻可能要了性命,陽明大學最新開發「手機藥物影像辨識系統」AIG...

閱讀詳情 »

看病領藥時,往往會在藥袋上看到用藥時間建議,如「飯前服用」、「飯後服用」、「空腹服用」等,到底「飯前」是指用餐之前多久?「飯後」是吃飽飯後立即用藥嗎?健談整理常見的用藥時間與代表意涵,幫助民眾正確用藥。  飯前或空腹:建議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藥。飯後服用:建議在飯後立即服用,或飯後1小時內服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