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肌瘤?腫瘤? 女性都該懂的藥物、手術選擇

▲面對婦科疾病長了不該長的東西,常叫女性頭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了不該長的東西,怎麼辦?不少女性都有婦科的困擾,從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到子宮內膜異位症,但對怎麼處理「它」才好,往往感到迷惘,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林立展表示,目前針對婦科良性疾病的治療,大體上可分兩種,一種是藥物治療,另一種則是手術治療,想要擺脫困擾,接受專業診斷與評估相當重要。

以子宮肌瘤為例,林立展說,目前有新型的藥物,藉由調控黃體激素受體可達到抑制子宮肌瘤生長的目的,甚至可以將其體積縮小;不過,如果肌瘤體積太大,或位置壓迫到子宮腔、膀胱、直腸,導致經血過多、頻尿、漏尿、便秘、貧血、下腹腫脹等症狀,這時藥物治療效果可能不是那麼理想、即時,就可考慮手術方式。

林立展指出,一般婦科手術分兩種,傳統開腹手術及腹腔鏡手術;傳統手術因為傷口大,術後疼痛,傷口照顧不易,加上恢復慢、住院天數長等問題,已漸漸式微,目前大多數良性的婦科腫瘤皆可由腹腔鏡手術完成。

相較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僅需住院2到3天,且大多數在一周內可恢復正常生活,傷口小、恢復快、併發症減低,因此已經是目前婦產科手術的主流。

林立展說,隨著科技進步,目前腹腔鏡手術已經進化到「單孔」腹腔鏡手術,僅需在上腹部打開一個約2公分傷口就可以,不過,而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以腹腔鏡、或是單孔腹腔鏡來手術,若腫瘤體積過於龐大,或是腹腔沾黏嚴重、有癌症疑慮,就不適合以腹腔鏡手術來處理,需考慮以傳統手術治療。

腹腔鏡手術雖好,林立展提醒,但技術門檻高,因此醫師必須有良好的技術與經驗,方能事半功倍,而且術前的診斷與評估相當重要,否則反而增加手術時間及出血量,徒增手術的風險。需不需要自費也是一大考量。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部立桃園醫院發生院內群聚感染,門診量也跟著大減,可能衝擊醫護人員的收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表示,今起將研議「部桃專案」,除原有針對停診的辦法外,也會訂定照顧護理津貼,給予照顧一人一室或隔離病房者。針對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指揮中心統計,目前醫院接觸者部分,已採檢229名,2...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延燒,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無新增相關本土確診個案。媒體問及,美國加州近來新出現病毒株上有L452R變異,這波群聚案是否有驗出?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不諱言「有」。媒體追問,先前指揮中心曾判斷群聚案的病毒有D614G,難道代表此案出現2變異病毒株?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解釋,是「驗到2個...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疫情再添變數,指揮中心證實十名確診者中,有一半除了驗到主要流行的D614G變異病毒株,同時也驗出帶有L452R病毒株的變異位點。由於華人眾多的北加州灣區,近來爆發的多起大規模感染都與L452R有關,國外專家懷疑L452R可能更具傳染性。武漢肺炎病毒透過傳播不斷變種,全球目前至少有...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延燒,已累積6醫護、護理師3家屬、1外籍看護染疫,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無新增相關本土確診個案。指揮官陳時中更新案852、856、863-865、868-869接觸者採檢情形,目前的篩檢結果,剩下14人尚未公布,其餘陰性。部立桃園醫院發生群聚感染,曾照顧確診重症病患的醫師案838傳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