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抽血就能驗淋巴癌、血癌! 北醫跨國研究團隊找到關鍵

抽血就能驗淋巴癌 血癌! 北醫跨國研究團隊找到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全球癌症發生率,臺灣癌症發生率每十萬人口296.7,已名列全球癌症發生率第十名;衛生福利部的死因統計也顯示,國人每年死於癌症的人數已逼近5萬人,因此,如何有效防治癌症,已成當前重要課題。不過,癌症篩檢又有新發展!由臺北醫學大學主導的跨國研究團隊利用AI人工智慧,透過一般健檢的抽血數據,就可發現未來可能罹患癌症的高風險族群。

AI人工智慧新突破 抽血篩檢惡性血液腫瘤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副教授雪必兒(Shabbir Syed Abdul)指出,這項研究主要透過AI人工智慧進行,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以細胞群落數據(Cell Population Data, CPD)篩檢惡性血液腫瘤。

研究團隊蒐集韓國首爾Konkuk大學附設醫學中心共882個血液腫瘤案例,其中457例為惡性,425例非惡性。接著以SGD、SVM、ANN、線性模型、邏輯迴歸等七種模型進行人工智慧(AI)學習,再讓AI針對這些血液腫瘤案例的抽血數據進行判讀,結果發現ANN的診斷率最高,達93.5%。

新篩檢方式可內常規健檢 及早發現降低癌死亡率

這項研究有韓國、斯洛維尼亞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共同參與。雪必兒副教授表示,由於血癌不如其他癌症容易診斷,通常需要配合血液抹片以及骨髓抹片檢查,許多患者發現時往往都已是中末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期,而這種新的篩檢方法則可以在常規健檢中,從抽血檢查就能即早發現風險,及早因應。

雪必兒副教授說明,該研究結果只要透過現行抽血數據加上AI的輔助分析,就能發現未來罹患淋巴癌、血癌等惡性血液腫瘤的風險高低,且不需再做額外的檢驗,既可節省醫護人力,減少醫療用及時間等成本,也可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減緩癌症死亡率。

【延伸閱讀】

腹瀉反覆未好轉 應懷疑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自體免疫病難察覺 儘早治療抗病有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說到無奈處,阿嬤再也止不住淚水,6歲的小荏也不由自主心疼阿嬤的辛苦,紅了眼框,自小失去雙親的他,與外公外婆相依為命。收入原本就已入不敷出的他們,今年兩老工作更是沒了著落,生活無疑雪上加霜。家扶基金會吳承展老師表示,在社會的邊緣角落,存在許多像小荏這樣的隔代教養家庭,據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若寶寶晚上睡得好,不但可以長得好,更可幫助大腦發展。而日前有研究指出,其實白天可以午睡一下,對寶寶的生理健康與智力發育也有正面幫助。美國兒科醫學博士Audrey Hall表示,「睡午覺」也有指南!爸媽千萬別擔心白天睡午覺,晚上睡不著等問題,只要掌握好午睡時間,寶寶就會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因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茲卡病毒已達「國際公共衛生緊急關注事件」,疾管署立即成立指揮中心,並將茲卡病毒感染症改列為與伊波拉、MERS同級的第五類新興法定傳染病。 4大策略 預防本土發生 行政院長張善政表示,由於WHO強烈懷疑小頭症與茲卡病毒具有因果關係,加上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菜瓜布肺初期徵狀不明顯,一旦發現,往往已到後期。」台大內科部主任余忠仁提到自己這段時間致力的研究時說,藥物的發展讓這種病症有了新機會,患者的人數超過原先預期,都讓余忠仁醫師希望可以建立登錄系統,希望能夠對患者有更多的了解,也讓患者,甚至不同專科的醫師能夠對這一種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