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捐皮膚外觀看不出 台大醫師率先響應

捐皮膚外觀看不出 台大醫師率先響應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人捐贈皮膚風氣低,每年僅不到40人。台大醫院成立「國家型皮膚保存庫」,將加強推廣大體皮膚勸募,預計提升捐贈數至每年300人,該院副院長林明燦及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都率先簽署響應。

大體皮膚是燒傷救命關鍵

去年八仙塵爆造成15死499傷,衛福部耗資2億元購買國外大體皮膚,是成功治療傷患的關鍵因素之一。台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表示,大體皮膚在燒傷初期覆蓋於傷口,可穩定病人生命徵象;於燒傷後期覆蓋於傷口,則可減少傷口感染及降低敗血性休克。

皮膚受損嚴重恐死亡

戴浩志主任指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面積約2萬平方公分、厚度約0.5至3毫米,是隔絕身體內部器官和外在環境的天然屏障,具有第一線的保護功能,可以調節體溫,排出多餘的水分、鹽分,也能防止細菌及異物入侵,同時也可防止有害光的輻射,或某些毒性化學物質的滲透;一旦皮膚受損,水分及電解質流失,極有可能造成休克或死亡。

捐皮膚外觀看不出

但國內皮膚捐贈風氣並不高,每年捐贈皮膚個案不超過40例,大體皮膚庫存量更低於5千平方公分,不足以供給臨床治療使用。戴浩志主任強調,捐贈皮膚的標準相對寬鬆,沒有傳染病、皮膚病、褥瘡都適合,醫療人員摘取皮膚時會以摘取有衣服遮蓋的部位,如軀幹、背部及四肢的皮膚為主,衣服外露部位如頭頸部、手背、腳背等則會維持其完整性,摘取厚度僅約0.03至0.05公分,摘取後會以紗布及繃帶包紮,外觀幾乎看不出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經歷1日本土「+0」,今(2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本土個案上升2名個案,都曾因接觸確診者,居家隔離時發病採檢確診;指揮中心統計,目前仍有285位患者隔離中,包含264位住院病人,與21位輕症隔離者。 ▲8月26日新冠新增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提供...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邱雯馨報導許多人為了減重,無所不用其極,但卻常有瘦不下來,讓人氣餒的情況發生。秀傳紀念醫院外科部主任林建華醫師指出,若生活壓力過大,發現有掉髮、痘痘增加、經期不規律的情況發生時,就得注意是否是「胰島素抗阻」,導致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而細胞失去養分,自然而然會覺得累、沒有精神、沒有力氣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1名32歲王小姐,在懷孕時就決定生產後要親餵母乳,剖腹產順利生下第1胎後就開始踏上母乳哺餵之路。王小姐起初以為親餵母乳就是一件再自然不過,水到渠成的事,沒有想到後來左乳腫脹發熱,最後至奇美醫院就醫,竟是乳腺炎作怪。 乳房腫脹一碰就痛 不讓乳腺炎成為哺乳媽媽的夢魘 根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