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捨棄大醫院迷思 急重症患者優先看診

捨棄大醫院迷思 急重症患者優先看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輕症到診所 重症到醫院 避免浪費醫療資源

「感冒了我們去急診室就醫吧!」、「怎麼急診室又那麼多人!」、「怎麼沒有推床可以躺,還要等多久才能診療到!」,在忙碌擁擠的急診室,時常會聽到病人或家屬如此抱怨著,也常有在急診室等不到病房的經驗。不論大病小病迷信大醫院,對診所則信心不足,這是國人普遍的心態,所以不管任何疾病都往大醫院跑,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造成各醫院急診壅塞情形日益嚴重。

通報滿床應至其它醫院就醫

為避免民眾至急診就醫時,因床位不夠造成就醫不便,急診會向 119 勤務中心通報滿床,請 119 緊急救護技術員告知欲前往就醫的民眾,目前急診已通報滿床,建議民眾接受分流至其他醫院急診就醫。

輕症先至住家附近就醫

針對自行到院就醫的民眾,急診會進行檢傷分類。民眾應該有正確就醫認知,輕症病人可先利用住家附近的醫院或診所就醫,若經醫師評估有需轉介到大醫院,則可透過轉診制度轉院到大醫院。

急診實施五級檢傷分類

目前急診已全面實施五級檢傷分類標準,分成第一級復甦急救(病況危急,生命或肢體需立即處置)、第二級危急(潛在性危急生命、肢體及器官功能狀況,需快速控制與處置)、第三級緊急(病況可能持續惡化,需要急診處置,病人可能伴隨明顯不適的症狀影響日常活動)、第四級次緊急(病況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或某些疾病之合併症相關,需要在1-2小時做處置,以求恢復避免惡化)、第五級非緊急(病況為非緊急狀況,需做一些鑑別性的診斷或轉介門診,以避免後續之惡化)等5個等級。

急重症患者優先急診

急診並非先到先看,而是急重症患者優先看診,不過國內急診仍是以大醫院最塞,顯示民眾仍偏好大醫院的迷思。為了維護病人之醫療照護品質,我們需改變就醫習慣,重症到大醫院,輕症到診所,配合檢傷級數耐心等候,把時間及資源先給重症緊急的病人。

落實就醫分流 避免急診壅塞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及總就診人次有上升趨勢,針對近期流感疫情的延燒,在此呼籲民眾落實就醫分流,如出現類流感症狀,請至鄰近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診所就醫,避免集中至大醫院急診,而造成急診壅塞。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0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花生小知識 隱藏版的能量食物!? 營養豐富的花生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小小一顆凝聚了帶給身體活力的滿滿能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說:花生到底有好處,關鍵因素報你知!   Point 1 花生的油脂是好油 花生的脂質含量占了一半。不過,那和導致發胖的動物性脂肪截然不同。花生的油...

閱讀詳情 »

戶外高溫狂飆,室內冷氣吹不停,夏日室內外溫差大,醫師提醒,幼童、長輩及慢性病患者皆是「熱急症」的高危險群,需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避免常常待在高溫或溫差大的環境。 劉思緯醫師提醒,若發現民眾中暑了,應盡快幫忙降溫。(圖片提供/衛福部台中醫院)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腎臟科醫師劉思緯表示,「熱急症」依照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6歲洪姓婦人,雖無特殊疾病,但近日接受成人檢查時,被醫師評估有駝背狀態,經骨質密度檢查,發現腰椎T分數為-3.0、髖關節T分數為-3.3,確定達到骨質疏鬆症標準,且脊椎X光檢查,也發現胸椎第11節和腰椎第2節有壓迫性骨折,確診為嚴重骨質疏鬆症;她後續接受骨鬆性骨折...

閱讀詳情 »

打開搜尋引擎,輸入「減肥」、「瘦小腹」等字眼,各式資訊、秘訣可謂一籮筐!而近期最受矚目的就是:「日本一位學者推薦一名中年婦人每日飲用自製『金針菇茶』連續4週,沒有運動就減少20%內臟脂肪、瘦小腹。」的說法,引發不少網友關注、瘋傳。但是,「金針菇茶」真有這麼神奇的瘦身效果嗎?想要成功降低內臟脂肪又該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