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捨棄大醫院迷思 急重症患者優先看診

捨棄大醫院迷思 急重症患者優先看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輕症到診所 重症到醫院 避免浪費醫療資源

「感冒了我們去急診室就醫吧!」、「怎麼急診室又那麼多人!」、「怎麼沒有推床可以躺,還要等多久才能診療到!」,在忙碌擁擠的急診室,時常會聽到病人或家屬如此抱怨著,也常有在急診室等不到病房的經驗。不論大病小病迷信大醫院,對診所則信心不足,這是國人普遍的心態,所以不管任何疾病都往大醫院跑,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造成各醫院急診壅塞情形日益嚴重。

通報滿床應至其它醫院就醫

為避免民眾至急診就醫時,因床位不夠造成就醫不便,急診會向 119 勤務中心通報滿床,請 119 緊急救護技術員告知欲前往就醫的民眾,目前急診已通報滿床,建議民眾接受分流至其他醫院急診就醫。

輕症先至住家附近就醫

針對自行到院就醫的民眾,急診會進行檢傷分類。民眾應該有正確就醫認知,輕症病人可先利用住家附近的醫院或診所就醫,若經醫師評估有需轉介到大醫院,則可透過轉診制度轉院到大醫院。

急診實施五級檢傷分類

目前急診已全面實施五級檢傷分類標準,分成第一級復甦急救(病況危急,生命或肢體需立即處置)、第二級危急(潛在性危急生命、肢體及器官功能狀況,需快速控制與處置)、第三級緊急(病況可能持續惡化,需要急診處置,病人可能伴隨明顯不適的症狀影響日常活動)、第四級次緊急(病況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或某些疾病之合併症相關,需要在1-2小時做處置,以求恢復避免惡化)、第五級非緊急(病況為非緊急狀況,需做一些鑑別性的診斷或轉介門診,以避免後續之惡化)等5個等級。

急重症患者優先急診

急診並非先到先看,而是急重症患者優先看診,不過國內急診仍是以大醫院最塞,顯示民眾仍偏好大醫院的迷思。為了維護病人之醫療照護品質,我們需改變就醫習慣,重症到大醫院,輕症到診所,配合檢傷級數耐心等候,把時間及資源先給重症緊急的病人。

落實就醫分流 避免急診壅塞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及總就診人次有上升趨勢,針對近期流感疫情的延燒,在此呼籲民眾落實就醫分流,如出現類流感症狀,請至鄰近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診所就醫,避免集中至大醫院急診,而造成急診壅塞。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0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到了周末假日,不少民眾總是會狂歡、放鬆一下,紓解壓力,晚上就寢時間自然延後。不過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每到周末假日,睡覺時間就延後,很容易就會產生心臟病,整體健康也會比較差。假日晚睡覺 心臟病風險上升11%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Sleep)。研究顯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有20多年菸癮的陳先生,原本擔心自己沒經驗、戒菸容易失敗,直接打戒菸專線尋求協助,果然一舉成功;另一名劉先生,為了懷孕太太及寶寶健康而決定戒菸,儘管戒斷症狀很難受,但靠著專線諮詢員鼓勵及引導,順利擺脫菸癮。戒菸諮詢專線開辦15年國健署戒菸諮詢專線主任張佳雯指出,根據國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國二學生因腰痠被媽媽帶去求醫,經過檢查發現這名學生因長期身體歪一邊加上坐姿不正確,因此出現他是脊椎左側彎,幸好側彎角度未超過20度,醫師建議用運動矯正,配合日常生活的正確坐、站及走路姿勢,雖然有些側彎,但是無須過於恐慌。兒童肩膀不一樣高有可能為脊椎側彎青少年坐姿不正確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