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捨棄大醫院迷思 急重症患者優先看診

捨棄大醫院迷思 急重症患者優先看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輕症到診所 重症到醫院 避免浪費醫療資源

「感冒了我們去急診室就醫吧!」、「怎麼急診室又那麼多人!」、「怎麼沒有推床可以躺,還要等多久才能診療到!」,在忙碌擁擠的急診室,時常會聽到病人或家屬如此抱怨著,也常有在急診室等不到病房的經驗。不論大病小病迷信大醫院,對診所則信心不足,這是國人普遍的心態,所以不管任何疾病都往大醫院跑,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造成各醫院急診壅塞情形日益嚴重。

通報滿床應至其它醫院就醫

為避免民眾至急診就醫時,因床位不夠造成就醫不便,急診會向 119 勤務中心通報滿床,請 119 緊急救護技術員告知欲前往就醫的民眾,目前急診已通報滿床,建議民眾接受分流至其他醫院急診就醫。

輕症先至住家附近就醫

針對自行到院就醫的民眾,急診會進行檢傷分類。民眾應該有正確就醫認知,輕症病人可先利用住家附近的醫院或診所就醫,若經醫師評估有需轉介到大醫院,則可透過轉診制度轉院到大醫院。

急診實施五級檢傷分類

目前急診已全面實施五級檢傷分類標準,分成第一級復甦急救(病況危急,生命或肢體需立即處置)、第二級危急(潛在性危急生命、肢體及器官功能狀況,需快速控制與處置)、第三級緊急(病況可能持續惡化,需要急診處置,病人可能伴隨明顯不適的症狀影響日常活動)、第四級次緊急(病況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或某些疾病之合併症相關,需要在1-2小時做處置,以求恢復避免惡化)、第五級非緊急(病況為非緊急狀況,需做一些鑑別性的診斷或轉介門診,以避免後續之惡化)等5個等級。

急重症患者優先急診

急診並非先到先看,而是急重症患者優先看診,不過國內急診仍是以大醫院最塞,顯示民眾仍偏好大醫院的迷思。為了維護病人之醫療照護品質,我們需改變就醫習慣,重症到大醫院,輕症到診所,配合檢傷級數耐心等候,把時間及資源先給重症緊急的病人。

落實就醫分流 避免急診壅塞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及總就診人次有上升趨勢,針對近期流感疫情的延燒,在此呼籲民眾落實就醫分流,如出現類流感症狀,請至鄰近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診所就醫,避免集中至大醫院急診,而造成急診壅塞。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0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孩子不好帶、上課坐不住、時常與同學打架,別以為長大就會自然好!根據研究發現,高達5成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長大後仍存有部分症狀,病情甚至變本加厲,罹患焦慮症、憂鬱症的機率高,發生犯罪、吸毒等狀況,也都比一般人多。   國內ADHD就診率過低 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冬令進補吃什麼?坊間常見薑母鴨、燒酒雞、羊肉爐等補品,但非人人適合。養生專家強調,這些補品含有高膽固醇、飽和脂肪,又加入大量的薑母、酒精,更會造成血壓升高、血糖過低,慢性疾病患者吃太多,恐造成病情惡化,嚴重恐昏迷。 進補冬令 以清補甘溫為宜 今年11月8日是立冬。佛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摺起褲管,往日的疤痕歷歷在目,44歲的乾癬患者溫先生腹部上也有不可磨滅的點點紅斑,回想起發作最嚴重的時期,真的是「剝皮地獄」。臺大醫院皮膚部蔡呈芳醫師表示,乾癬的病因目前並不清楚,推測可能與先天遺傳體質有關,在受到後天內外環境刺激下,誘發免疫反應而導致,最新研究更顯示,...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WIKIHOW)我相信,在你的生活中,沒有人教過你怎樣接吻怎樣擁抱怎樣滾床單,而且當你討論這些事情的時候,多半是在高中或是在大學時期的寢室臥談。而在與女性的交往之中,接吻,是你成功基石的第一步,讓哥告訴你怎麼避免在與女人親嘴時的幾個錯誤吧! (圖片翻攝自:煎蛋)   1.避免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