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掌握3大原則 避免隆鼻植體穿出

掌握3大原則 避免隆鼻植體穿出

(醫美時尚​No.133)


文/Miki;本文感謝 林晏君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愛美人士經常選擇隆鼻來追求高挺的美鼻,但許多消費者總擔心手術帶來的後遺症,尤以「植體穿出」最令人恐懼!究竟該如何避免隆鼻植體穿出?且聽鼻整形專業醫師林晏君細說分明!



隆鼻技術再進化 追求高挺已不是唯一解



隆鼻技術年年都有進步,但僅僅追求高、挺、尖,卻未必適合每一個消費者。林晏君醫師表示,過去的隆鼻技術只是單純追求高聳的鼻樑,順便帶出挺拔的鼻頭,因此都是將L型矽膠直接塞進鼻子裡,但此舉僅能改善鼻子的高度或寬窄,完全沒有顧及其他鼻型細節。隨著時代演進,消費者對於鼻型的比例概念也有了轉變,例如一個很寬的鼻翼,就不適合搭配過細的鼻樑。對此,林晏君醫師有獨到見解:「我會將鼻子分為七個小部分,每一個部分都能獨立分段處理。」不僅要讓鼻子變高、變挺、變寬、變窄,還能兼顧與臉型的協調及美感。



人工植體還是自體組織? 關鍵在使用位置



至於鼻植體要用人工的好?還是自己的好呢?林晏君醫師指出,其實最重要的前提是「把對的材料用在對的地方」。原則上,鼻頭位置必須維持柔軟、有彈性才顯得自然,因此並不適合過硬的材質,一般建議使用自體組織,如鼻中膈、肋骨;而鼻樑部分著重於體積的填充,無論注射玻尿酸、植入肋骨均不會影響自然度,使用人工植體也沒有問題。



植體為什麼會穿出? 位置和原因面面觀



隆鼻手術若有不慎,可能引起發紅、腫脹、流膿、發熱等後遺症,其中尤以「植體穿出」最令消費者恐懼。林晏君醫師指出,鼻植體穿出位置分為四種,多半都不是因為「材質不對」,而是「形狀不適合」所導致。



「鼻頭人工骨穿出,是所有穿出情況中最危險的一種!」林晏君醫師表示,這種穿出的進程十分緩慢,並非突然發生,因此相對不容易察覺,剛開始患者可能只是覺得「鼻子裡好像有東西」而想要伸入鼻孔清理,結果真的把粘膜給清破了,使得植體穿出。



圖片



有植體穿出疑慮 及早處理為上策



當植體有穿出的可能,就應立即尋求醫師協助處理,而修復階段可分為一期和二期兩種。一期階段是指鼻植體有穿出疑慮,但尚未發生潰破現象,此時只需要選擇合適的植體,即可立即進行重修手術。



二期階段則是指鼻植體已經露出體外,此時無論是治療或修復都具有相當難度。首先,必須將植體全部取出,施以抗感染及換藥處理,直到傷口癒合後,再進行鼻頭部位的整形修復及隆鼻手術。然而,此階段可能產生較為嚴重的鼻尖部凹陷和疤痕畸形增生,因此相對而言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修復。



避免植體穿出 留意三大原則



想要避免植體穿出,林晏君醫師提出以下三大原則,才能真正杜絕植體穿出的風險。



✵ 1  L型植體  不要用



✵ 2  植體大小  聰明用



✵ 3  過硬材質  避免用



此外,林晏君醫師進一步提醒,消費者在隆鼻後若發現鼻尖皮膚變薄,並隱約可見植體輪廓,甚至有鼻尖處皮膚持續發紅一個月以上的現象,就應及早就醫處理,避免植體穿出而造成傷口、疤痕等難以修補的傷害。



想要變美又兼顧安全嗎?請先充分瞭解隆鼻相關知識,並選擇口碑好的診所,以及具備豐富經驗、純熟技術且真正熟悉鼻構造的醫師,和醫師進行充分的溝通討論,確認合適的材料、形狀後再接受手術,才能在兼顧安全及美麗的前提下,打造出真正黃金比例又適合自己的鼻型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年過半百是白內障發生的高危險群,然而,談及白內障手術,患者不免擔心術後疼痛、恢復慢,或者對於術後視力的恢復程度沒有信心,而通勤族、開車族或曾做過近視雷射的人也會擔心即便植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仍可能會有夜間眩光的問題,影響自身安全和視覺品質。 對此,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年底到過年期間,首波寒流來襲,流感季節也開始了,大家要及早因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孫文榮特別提醒罹患心肺疾病的民眾注意保暖,夜間氣溫驟降,宜避免外出,並減少在溫差過大的環境之間轉換,預防誘發心肺疾病急性惡化。如有任何不適,也要提高警覺,盡速就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缺血性腦中風佔中風7成 晚1分鐘搶救腦細胞死亡上百萬腦中風是全球人口死亡主因之一,即使搶救成功也可能有失能後遺症。約7成中風患者,是因為血塊阻塞腦部血管造成缺血性腦中風。花蓮慈濟醫院神經介入診療科阮郁修主任指出,腦中風每晚1分鐘搶救,就會有上百萬腦細胞死亡,所以盡快搶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醫師投稿/戴念國醫師】骨關節炎原因多元 常見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發生原因有許多,最常見為退化性關節炎。最初可能僅在勞動後發生,但隨著時間的進展發炎情況會變得更加嚴重與無法緩解。其症狀可能包括關節腫脹,運動範圍減少以及背部受到影響時,手臂和腿部無力或麻木。最常見的關節是膝蓋和髖關節以及頸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