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提高肺炎免疫力 營養師口袋十大「護肺」飲食名單曝光

提高肺炎免疫力 營養師口袋十大「護肺」飲食名單曝光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讓不少人開始更加注重「護肺」,事實上,比疫情早一步,肺炎早就是台灣國人十大死因的第3名,吃什麼樣的食物可以保護肺功能呢?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就提供營養師口袋中的10個名單。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陳扆洵表示,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最常見的是肺臟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而發炎,又以肺炎鏈球菌最普遍。

一旦罹患肺炎會有什麼症狀?如果致病原在下呼吸道引起肺實質的發炎反應,患者會開始呼吸困難、乾咳等;若是發生在免疫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者、孩童、老年人身上,容易產生中耳炎、腦膜炎、敗血症等死亡率較高的合併症。

陳扆洵強調,護肺飲食的關鍵在於「預防併發症及體內營養失衡」。例如咳嗽會消耗許多能量,若加上發燒、倦怠導致食慾不振,患者就很有可能體重快速下滑,沒有足夠體力治療,讓死亡風險大增。所以,在感染肺炎前有較高的免疫能力,也就是平時就保養好肺部,即便感染也比較容易戰勝疾病。

營養師列出10種維持熱量與體力的食物,部分的營養素能提高體內抗氧化能力,有助發炎現象的復原:

山藥
含大量優質澱粉和蛋白質的山藥有助維持因咳嗽而大量消耗的熱量,加上其內含維生素B群、膽鹼、碘、鈣、鐵等成分,都是身體不能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山藥更含有一種多醣蛋白質–黏質多醣(Mucilage2),具抗氧化及免疫調節的功能。

南瓜
南瓜中的β-胡蘿蔔素是呼吸道黏膜第一道防線,可能有助提升上呼吸道抵抗力、舒緩支氣管炎和氣喘的症狀。南瓜連皮蒸軟後一起吃,還可吃到皮上最多的植化素。山藥、南瓜都屬全穀根莖類,建議取代一部分的白米飯,可吃進最多的營養。

鮭魚、秋刀魚
深海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既能對抗發炎、增加呼吸道抵抗力,也能預防肺部氧化產生的壓力,建議每星期吃到3次深海魚,每次吃「1掌心」大小(約兩份蛋白質)。

綜合堅果
堅果屬於油脂類,不僅OMEGA-3脂肪酸含量高,也很適合作為熱量來源,因為1湯匙就有45大卡。每天1-2匙綜合堅果可滿足一日所需,但也要留意攝取過多的鹽、糖等調味料。因此選購無調味、越接近食物原味的堅果,才能吃進好的脂肪酸同時減少身體負擔。

芭樂、奇異果
肺部的結締組織由膠原蛋白所組成,補充高維生素C的水果有助合成膠原蛋白,吃水果既補水也潤肺,每天一顆拳頭大的芭樂,就有近200毫克的維生素C;若是牙口不好的長輩,奇異果是不錯的高C選擇。

洋蔥、蘋果
洋蔥與蘋果(尤其是蘋果皮含量最豐富)的槲皮素3(Quercetin)是一種多酚類,在營養學中普遍認為是天然的抗組織胺,適度攝取能夠能舒緩氣管過敏現象,協同保護呼吸道。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三餐正常愛運動卻一路「臉黃人消風」 他竟是胰臟頭部冒腫瘤

兒爆出國爭議5天後再復出 張上淳只一句話:謝謝很多人對我的鼓勵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及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共同出版《讓腸胃動起來 》一書   不少人會認為,當脾胃出狀況時就會有胃痛、腹瀉、腹痛、腹鳴等現象,其實脾胃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及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共同出版《讓腸胃動起來》(時報出版)提到,以下這十種症狀,會時常發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世豪/台北報導 都市裡熙來人往的街頭,路人們好奇地看著一名行動緩慢的伯伯,伯伯說:「我要去成功嶺當兵!」,您是否也曾經在生活中,遇過此類的特殊情節呢?也不曉得該如何上前提供自己的關心或協助。台灣正面臨高齡社會,還有更多類似的失智者案例,正在我們的周遭悄悄上演。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世豪/台北報導 一位白髮蒼蒼的長者著急地詢問著眼前陌生的男子:「請問你有看到我兒子嗎?我好久沒看到他,好想念他喔!」。男子忍著淚水回答眼前年邁的父親說:「爸,我就是你兒子啊!昨天打電話給你說今天要回家看你,你忘記了嗎?」年事已高又罹患失智的父親,是不是已經完全將自己遺忘了?看似電影...

閱讀詳情 »

    今年氣溫轉冷的很快,許多薑母鴨、羊肉爐、火鍋的店家早早就開始營業,每到傍晚更是大排長龍,華人習慣食補,冬令進補儼然成為台灣人的習慣,進補並非壞事。然而在進補的同時,往往也攝取了過多不必要的油脂、鹽份,結果非但沒有因此更健康,反而是越補越胖!中美製藥營養顧問吳美茵指出,以往在冬令進補的食物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