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搶救4歲眼癌男童 台日美攜手治療

搶救4歲眼癌男童 台日美攜手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搶救罹患眼癌的幼童,台日美再次攜手治療,救治幼童的靈魂之窗!這名年僅4歲多的張小弟,因罹患罕見視網膜母細胞瘤,比照去年高醫曾協助范姓男童赴日就醫的成功經驗,讓高醫決定再次協助張童遠赴美國就醫。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指出,台灣每年約僅10個視網膜母細胞瘤病例,這次希望能以實際行動承擔社會責任,給予張小弟最完善的醫療照護。

張小弟罹眼癌只剩左眼 高醫求助日美幫忙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種眼癌,主要因惡性腫瘤從視網膜長出來,多數發生在單側,但若屬於遺傳型,在嬰兒時期就會被檢出兩眼都有腫瘤,而張小弟就是此例子。小兒科醫師廖優美解釋,張小弟因為遺傳性眼癌,曾歷經全身性化療、眼動脈治療、玻璃體化療等各種療法,但右眼不幸於8月摘除,面對左眼癌細胞也已蔓延至前房,高醫先後也施以3次的眼動脈化療,雖初步獲得控制,但為了搶救左眼,因此寫信給治療范姓幼童的日本鈴木醫師尋求幫助。

病患眼癌病況複雜 評估後採重量型小線源放療較適合

廖優美醫師說明,經鈴木醫師評估,日本僅輕量型「小線源」放療,但張小弟需要的穿透力更佳的重量型「小線源」放療,因此建議赴美國接受治療,也因此在高醫眼科醫師賴昱宏推薦下與世界眼癌第一把交椅卡羅爾.希爾茲醫師取得聯繫,將協助張小弟赴美國費城威爾斯眼科醫院門診就醫治療。

跨國醫療一大重大工程 可望獲得公私部門協助

為了讓孩子能保住僅有的左眼,即使龐大的醫療沒有著落,但張小弟爸媽仍決定再苦都要搶救孩子的這隻眼睛。高醫副院長林志隆,跨國醫療不僅是面對治療過程,還包括醫療照護、醫療費用及生活適應等情況,是一大重大工程,高醫正積極尋求社會資源挹注,可望獲得公私部門的善意回應,共同促成美事。


搶救4歲眼癌男童 台日美攜手治療

▲廖優美醫師(右)和張童的父母在病床邊陪張童玩遊戲,轉移身上的不適。

【延伸閱讀】

愛滋感染者餘命與常人無異 但慢性病恐提早十年上身

脖子卡卡如機器人 僵直性脊椎炎作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2021年即將邁入尾聲,每到跨年之際,又是揮別過去1年回憶的時刻,藉此展開新年新氣象。尤其近2年來歷經新冠肺炎疫情,面對多樣變異病毒入侵的未知與不確定性,為每個人都帶來多多少少的壓力與情緒衝擊。藉此時機,不妨利用年假期間將過去1年來堆積的壓力垃圾徹底清掃,從「心」整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年底跨年活動紛紛出爐,台灣天團五月天日前宣布在高雄世運主場舉辦4場演唱會,嗨翻歌迷!但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民眾,參與演唱會時,須注意長時間待在高分貝環境,容易導致神經受傷、突發性耳聾,甚至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高分貝環境不能久待 耳鼻喉科醫師:超過3小時恐造成聽力喪失 何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知道疼痛中有傷害覺的存在嗎?作者迪帕克‧拉文德蘭在《無痛思維》一書中提及,當受傷或身體某部位受到傷害時,受傷感知會啟動皮膚中某些化學物質與通道,這就是所謂的傷害覺,與疼痛完全不同,也因此想要服藥緩解疼痛,就得先了解你的疼痛是否含有傷害覺成分,再來決定如何服用藥物。漸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2021年的最後一天天氣如何?氣象局預測顯示,跨年當晚,雙北的氣溫為14°C至16°C,陰天,屆時想必是寒氣逼人。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時,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都要穿上;穿著上可考慮多層次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