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撿回一命!男肝癌復發 多極電燒徹底摧毀癌細胞

台灣一名60多歲的鄭先生,2年前肝癌復發,其中一顆腫瘤極接近膽管,治療手術風險高,經接受多極電燒治療,在不傷及膽管的前提下摧毀腫瘤,追蹤至今兩年多來,病人恢復情形良好,並未發現有殘存腫瘤。醫師呼籲,肝癌治療的選項很多,千萬不要放棄希望。

鄭先生是B肝帶原者,屬於肝癌好發的高危險群。多年前發現肝腫瘤,前後復發兩次,接受過兩次切除手術,2年前檢查又長出4個小腫瘤,其中有一顆極為貼近膽管,因為燒灼治療極可能傷及膽管,病人曾尋求多位醫師診治,大多建議以肝血管栓塞治療,最後是選擇到台灣雙和醫院採用多極電燒治療。

多極電燒處理困難腫瘤的治療時間較長,考量病人治療的安全與舒適度,手術在全身麻醉下執行,由台灣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立偉操刀,以3根雙極電燒探針包圍膽管旁的腫瘤,探針的放置深度要以包覆腫瘤,但卻不會碰到膽管為原則。為了保險起見,治療團隊在病人的膽管中置放支架,以防萬一傷及膽管時,可將破壞性降至最低。手術順利,膽管完好無缺,肝腫瘤已成功被摧毀。另外三顆腫瘤,同樣以多極電燒的方式將其根除於無形。

吳立偉說明,該治療技術是藉由多根雙極電燒探針所形成的熱能迴路,往內燒灼腫瘤,並往外燒出安全距離。手術過程考量電燒探針的燒灼距離,妥善安排探針位置,可達到徹底根除腫瘤細胞的目標。另因應腫瘤位置的差異,也可調整探針的佈局,即使已侵犯到局部門靜脈或是肝內血管,也有機會藉由多極電燒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多極電燒是一種微創治療的方式,幾乎沒有傷口,治療時間很短。若沒有立即的併發症,病人術後6小時即可活動進食,一般總住院天數只約需3至4天。唯因腫瘤燒灼術屬侵入性治療,仍有其風險及併發症。

該患者因腫瘤與膽管的位置極為接近,若術中不小心傷到膽管,恐會發生阻塞黃疸,引發致死危機,因此一般多建議採取栓塞、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姑息性療法,但這些方式的復發機率高,預後不佳。



相關推薦

總獎金台幣300萬元的「2015仰德TLPGA公開賽」13日在東華高爾夫俱樂部開打!這項比賽將舉行三回合五十四洞比賽至15日,有八個國家93位女子好手參賽,角逐台幣60萬元的冠軍獎金與冠軍獎杯;澳洲的丹美(Tamie DURDIN)尋求衛冕;我國台巡賽獎金排名前廿名有十七位好手參賽,激戰搶冠,精采可...

閱讀詳情 »

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佈民國102-103年台灣民眾營養狀況變遷最新調查結果,台灣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23.7%,即平均約每4個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但量血壓觀念無論老少皆普遍不足。台灣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陳姿伶表示,高血壓患者五年內罹患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皆提升,呼籲無論是否...

閱讀詳情 »

新接觸高爾夫的球友在鐵桿轉換到木桿時,都會對於鐵桿與木桿的差別性有著些許疑問,但兩者其實在揮桿順序、原理、原則上而言近乎相同,只是在兩個部分稍微不同,一是揮桿平面、另一則是擊球角度。首先揮桿平面的部分,鐵桿在自然放下的狀態時,揮桿平面較陡、屬於較為上下擊球;擊球角度屬於向下揮桿。而木桿在自然放下狀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