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擊球更遠系列-下肢動力教學 明確掌握啟動重心轉移的動力來源

腳部力量的貢獻~職業選手在做的體能練習!



揮桿動力的不會憑空得來,必須來自神經與肌肉的良好控制與協調,尤其下桿動作更是由下半身所力量貢獻,球友們曾經針對下肢動力做過訓練嗎?
這樣「基本動作」概念是先「了解」與「學習」揮桿所需動作與肌肉控制,再「應用」在揮桿動作上,今天的主題針對下桿動作的力量(下桿啟動與重心轉移),透過「左右後弓箭步跳」的動作,你會體會到腳部在重心轉移是如何貢獻力量在揮桿上(動作如影片說明,動作有點強度,做動作前須先熱身尤其下肢關節)。

首先,前傾保持髖、膝關節的彎曲(下圖兩黃圈位置的角度)
擊球更遠系列-下肢動力教學 明確掌握啟動重心轉移的動力來源
往左跳時,換左腳支撐,並保持重心位置(黃點是重心位置在腳內側)
擊球更遠系列-下肢動力教學 明確掌握啟動重心轉移的動力來源
經由左右連續跳,去體會重心轉移時所需要的肌肉力量與動力來源,會感覺到右腳有推蹬力量並「對地面產生摩擦力」,且將身體的重量轉移到另一隻腳,同時承接道重量與力量的左腳需平衡與支撐身體,這就是重心轉移腳部力量的機制。
最後這樣的練習動作將使你…………
1.重心轉移更明確,清楚了解力量來源與機制
2.髖部力量更穩定,平衡更好!
3.正確的動力鏈啟動位置(下半身),擊球將更有效率

駐站教練擊球更遠系列-下肢動力教學 明確掌握啟動重心轉移的動力來源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欣高球感謝您按讚!




相關推薦

近日,歌手Lecrae發布了他的個人第7張錄音室專輯《Anomaly》,這位歌手是基督徒,而NBA球星林書豪就是他的忠實粉絲。 林書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在自己籃球生涯中最黑暗的一段時光,受到了Lecrae音樂的激勵。 林書豪在2010年參加NBA選秀,但最終落選。即便之後他得到勇士隊的青睞,加盟了...

閱讀詳情 »

NBA聯盟裡,能夠一直待在同一座城市有幾位球員?不多吧? Reggie Miller就是其中一位。 Miller的身材並不是特別壯碩,速度也不是特別快,就連爆發力也沒多麼讓人印象深刻,但只要他在三分線外的空擋接到球,你的心裡只會出現一句話:「X,完了。」 他並不是一名輕言放棄的球員,1998年東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