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擺脫「經前症候群」從飲食著手 美味料理幫妳無痛度過

擺脫「經前症候群」從飲食著手 美味料理幫妳無痛度過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對女性而言最困擾的莫過於月經帶來的「經前症候群」,幾乎痛到無法做任何事的經痛自然是最大的隱憂。想要舒緩經期的不適,可以從飲食著手。下面由3位營養師:吳映蓉、翁德志、李芷薇在著作《腸道菌對了身心就健康!營養學專家的護腸飲食全指南》中,說明哪些營養素能夠幫助女性緩解「經前症候群」,與姨媽和平共處,度過平靜的經期。


避開精緻甜食 多攝取維生素B1、B6


經前症候群嚴重的人要避免吃精緻甜食。攝取過多的空熱量食物也會使得我們無法從飲食中取得足夠合成血清素的營養素,甚至導致腸道中好菌死亡、壞菌增生,破壞腸道的正常通透性,增加憂鬱的發生風險,加重經前症候群的困擾。 維生素B1 可以舒緩子宮肌肉收縮,降低月經來時的疼痛感,建議飲食中多攝取一些含維生素B1 的食物, 如糙米、麥片、豬肉與其製品。而維生素B6 可以增加血清素的合成,讓心情放輕鬆,小麥胚芽、豬肝、雞肉、開心果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而鈣質是讓血清素釋放的重要營養素,乳製品(如無糖優酪乳和優格)、小魚乾都是很好的鈣質來源。此外,特別推薦無糖優酪乳、優格,除了有豐富的鈣質也富含益生菌,因為有學者認為,補充益生菌或許可與惱人的經期症候群說再見。


黃豆番茄燉雞肉 戰勝經前的情緒低落


黃豆和雞肉都是減緩經前症候群一定要吃的食物,因為兩者都含有色胺酸及維生素B6,有助於合成血清素,幫助我們戰勝經前的情緒低落!這是一道讓女性朋友舒緩度過經前症候群的佳餚。


▸食材:雞肉1/2 隻、黃豆1/2 碗、番茄2 個、洋蔥2 個;醬油、糖、米酒少許


▸作法:
1. 先把雞肉用醬油、米酒、糖醃過。
2. 黃豆泡過夜並蒸熟備用。
3. 將番茄、洋蔥洗淨,切塊備用。
4. 先將雞肉炒香,接著倒入醃肉剩下的醬料、黃豆、番茄、洋蔥,加水蓋過食材,雞肉及黃豆燉爛即可食用。


全麥腰果鮪魚優格餐包 讓腸道菌幫你減輕不適感


全麥餐包除了提供碳水化合物外,還有豐富的纖維素及維生素B群,可以幫助能量代謝及神經傳導物質合成。鮪魚的深海魚油提供EPA 及DHA,不僅能讓發炎物質減少,降低身體的不適,而且鮪魚也是色胺酸的良好來源,可以提供合成血清素的原料。光有色胺酸還不夠,還需維生素B6 才能順利合成血清素,腰果則是維生素B6的良好來源;優格中的鈣,可以輔助血清素釋放。飲食中要增加一些蔬果,蘿蔓葉及番茄不但為配色加分,也提供纖維質及植化素,都是很好的益生質,與優格中的益生菌搭配,更相得益彰。當腸道菌豐富時,能減輕經前症候群的不適感。這是一個非常適合女性放鬆心情的輕食餐包。


▸食材:全麥餐包1個、蘿蔓葉1片、番茄1/4個、鮪魚罐頭2湯匙、無糖優格1/2盒、腰果1湯匙


▸作法:
1. 番茄洗淨,切丁備用。
2. 將番茄丁、鮪魚拌入優格中,製作成鮪魚番茄優格醬。
3. 將蘿蔓葉放入全麥餐包中,再塗上鮪魚番茄優格醬,最後灑上腰果,就是一個色香味俱全的活力輕食。(文字提供/《腸道菌對了身心就健康!營養學專家的護腸飲食全指南》臉譜出版)


更多NOW健康報導
▸醫師整理「頭暈7大原因」 你的頭暈是屬於哪種類型?
▸「高齡社會」來了! 長者功能評估6大指標護銀髮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打玻尿酸補法令紋,兩頰竟走山!34歲的費拉,為了填補老氣的法令紋,選擇注射玻尿酸改善;不料,術後右邊的法令紋凹下去、左邊卻腫起來,她上網尋求解答,網友都建議用手按壓,或等玻尿酸慢慢被吸收,兩頰凹凸不平的情況維持半年之久。醫師指出,打玻尿酸填補細紋立即有效,但要注意施打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睡前一杯熱牛奶有助入眠,人人皆知;但想要增進睡眠品質,到睡前才喝一杯熱牛奶「急救」,可能效果有限。營養師指出,想要一覺到天亮,最好從日常飲食做起,可適量攝取含維生素B群、鈣、鎂高的食物,如全穀類、小魚乾、花椰菜、堅果等。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白天情緒緊張、神經緊繃,許多人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能推廣預防醫學,衛生福利部於九月核准設置「美兆人體生物資料庫」,該資料庫不僅開創全球亞健康人檢體之先河,並擁有健康人的生物資訊;對於生醫研究,以及驅動生物醫學研究革新和生技產業發展,都能提供極大的貢獻。美兆將累積20多年的健康檢查數據資料及檢體,以信託方式委任演譯基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老人斑並非老人專利喔!安南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唐慧君表示,在門診常遇到的病人前來求診,提出「我為什麼有老人斑?是我老了嗎?」的疑問。其實,老人斑的正式名稱為「脂漏性角化症」,不同於黑斑是黑色素沉澱,老人斑是因為皮膚表皮過度角化和增生造成,是一種表皮腫瘤,主要是因皮膚老化導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