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脂肪過高的肥胖人群,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比一般健康人風險高很多..https://bit.ly/3healq3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HA)
美食下肚,但是長期下來吃太好、不忌口,不知不覺中血中的膽固醇就拉起警報!再不注意的話,當心有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美國心臟協會教你從藉由烹調降低膽固醇!改善心臟健康的秘訣,可以藉由簡單的烹調技巧來幫助控制血中膽固醇並降低罹患心臟病及中風風險。1、減少肉類和家禽中的飽和脂肪:肉類中飽和脂肪的含量有很大差異,取決於部位和製作方式。
以下是一些減少肉類中飽和脂肪的方法:
A、選擇肉眼看到脂肪最少的瘦肉:瘦牛肉切塊、牛腩或里脊肉。瘦豬肉像是里脊肉或里脊肉。瘦羊肉來可選腿部、手臂和腰部。
B、選擇瘦或超瘦碎牛肉。
C、烹飪前去除肉中所有可見的脂肪。
D、用烤的方式取代煎。
E、烘烤時不要用塗抹油,改用葡萄酒、果汁或對心臟有益的醃料來保持肉濕潤。
F、可以前一天完成烹調:燉肉、煮肉、湯可以藉由冷藏,將浮在上面的脂肪去除。
G、使用烤肉機,而不是平底鍋。
H、吃雞肉和火雞,而不是鴨肉和鵝肉。吃家禽時盡量選選擇白肉。
I、烹飪前將雞肉或火雞的皮去掉。
J、限制加工肉類,像是香腸、臘腸和熱狗。高熱量及含有飽和脂肪,鈉含量也高。
2、多吃魚:其飽和脂肪含量低。建議每週至少吃8盎司非油炸魚。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像是鮭魚、鱒魚和鯡魚,利用烤或煮的方式。非油炸魚和貝類,像是蝦、蟹和龍蝦,飽和脂肪含量低,是許多肉類和家禽肉類的優質替代品。飲食中加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海鮮有助於降低心臟衰竭、冠心病、心臟驟停和缺血性中風的風險。
3、少吃肉:以豆類取代肉類。
4、蔬菜:用少量植物油烹飪蔬菜,並在烹飪過程中加一點水。加入香草和香料,讓蔬菜更美味。
5、使用液體植物油代替固體脂肪:液體植物油,像是菜籽油、紅花油、向日葵油、大豆油和橄欖油,可以用來代替固體脂肪,像是黃油、豬油或起酥油。
6、果泥和蔬菜:果泥或蔬菜泥可以代替鬆餅、餅乾、蛋糕中所使用的油脂,讓點心零食更健康。
7、降低乳製品脂肪:可用低脂或脫脂牛奶代替全脂牛奶。
8、醬汁和肉汁:盡量去除醬汁中脂肪。
9、增加纖維和全穀類:用糙米代替白米、水果取代果汁等。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快新聞/賴清德:抗疫的戰場上沒有黨派 共同敵人是病毒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及環南市場爆發疫情,台北榮總今晨進駐第一果菜市場,為攤商進行篩檢。副總統賴清德今天透過臉書,向北榮團隊致謝,並表示,抗疫的戰場上沒有黨派,中央地方齊心努力,共同的敵人是病毒,阻絕傳播是唯一的目標。台北榮總採檢團隊清晨進駐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上午6時開始進行採檢,預計今天採檢2000...
閱讀詳情 »快新聞/新增10死! 「2例陽轉陰」解隔出院後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新增76例COVID-19本土確診、10例死亡個案,其中案10719、10743為「陽轉陰」個案,解隔出院後因其他原因死亡。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0例死亡個案,為5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1日至6月30日,確診日介於5月29日至7月2日...
閱讀詳情 »快新聞/郭台銘 台積電與上海復星達初步協議 陳時中:要求從德國原廠出貨
今傳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台積電與BNT疫苗代理商上海復星醫藥達成初步協議並簽署法律文件,各採購500萬劑疫苗。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都還在順利進行,並要求從德國原廠出貨到台灣,要有原廠保證。《路透社》獨家報導指出,有消息人士表示,郭台銘、台積電與BNT代理商上海復星醫藥達成初步協議並簽署法律文件...
閱讀詳情 »LIVE/新北+24例!家禽合作社624人皆陰性 侯友宜15:00親上火線說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新增76例本土個案,新北市疫情微幅上升,新增24例。新北市家禽運銷合作社已進行二次PCR篩檢,624人皆為陰性,更多詳細情形,新北市長侯友宜將於下午3時召開疫情應變會議會後記者會,說明關於新北市的最新疫情及防疫措施,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