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攝護腺癌新曙光 降低3成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攝護腺癌位居台灣男性好發癌症第5位,每年約有近5千人罹患攝護腺癌,且約有4成患者在診斷時就已發生骨骼轉移。醫師指出,以往攝護腺癌患者在化療結束後,就會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所幸目前已有衛福部核准自費的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3成死亡風險,已成為攝護腺癌患者的治療新曙光!

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科主任歐宴泉醫師表示,在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25-30人罹患攝護腺癌,好發於74歲以上男性,且約有近9成患者會發生骨骼轉移。然而,由於攝護腺癌沒有症狀,且無法像乳癌可靠觸摸發覺,因此臨床上患者多半是在「無意間」發覺!

不過,歐宴泉主任指出,雖然攝護腺癌進程緩慢,早期存活率很高;然而,台灣男性普遍沒有抽血檢測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習慣,因此發現時往往已是末期了!治療上,以往醫界多半採用化學治療來去除男性賀爾蒙,但患者平均2年就會惡化。且當化療療程結束後,患者往往就只剩支持性療法的選項來緩解症狀。

所幸衛福部日前已核准《國際攝護腺癌治療指引》建議採用的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能全面阻斷雄性素合成,讓攝護腺癌細胞斷糧。臨床試驗證明,化療後的患者在使用後,不僅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3成死亡風險,還能減少疼痛、減緩疲倦,並減少骨骼轉移的發生。

歐宴泉主任也提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治療疾病的關鍵!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同胞,每年應至少做1次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篩檢,而有家族病史的男性,則須在40歲開始養成定期抽血檢測PSA的好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琪因年節大吃大喝,突然上腹部疼痛,身體無法動彈,伴隨著噁心嘔吐,台北慈濟醫院發現她膽囊發炎,腹部超音波顯示膽囊中有一些結石。一般外科醫師張健輝施行腹腔鏡做膽囊全切除手術,解除被患者形容為「比生孩子還痛」的疼痛危機。飲食吃太油 結石引起膽囊炎膽結石的成分包含膽紅素、膽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佩均報導】近年來,海外留學生數量持續增長,台灣每年都有不少學生漂洋過海求學,但留學費用高得嚇人,對普通家庭可能負擔頗重,許多國外大學因而把觸角伸向亞洲,像英國「諾丁漢大學」,便到中國設立分校辦學,不僅費用更為經濟,學生也能享有國際化資源,還能取得與英國相同之學士學位證書,為亞洲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今年醫療技術發展佳,越來越多人嘗試醫療美容、微整形,儘管便利快速,但術後恢復也不可輕忽;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唐慧君說明,許多人打算趁今年春節 9 日連假,為自己微調,準備在開工後無痕變美麗。春節 9 天假期長 恢復期長手術出現預約潮目前微整形當道,恢復期較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寒假期間孩童容易吃太多零食,增加蛀牙風險,為降低齲齒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於寒假期間108年1月21日(一)至2月1日(五)舉辦6-12歲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表示,塗氟像替牙齒穿上「防彈衣」,減少蛀牙發生,建議幼童每半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