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收假人生好難 設小目標穩定回歸

收假人生好難 設小目標穩定回歸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農曆新年連假「瞬間」結束,許多人都出現收假症候群,不想上班。為免除收假之苦,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精神學教授Randy Hillard建議,可以設定小目標,慢慢重回工作節奏;培養新辦公習慣,如每小時起身走走;更重要的是,別再暴飲暴食、熬夜,明白假期結束。

人人都會收假憂鬱 正常心理反應

收假症候群並非精神疾病,卻是每個人都可能遭遇的正常心理現象。羅耀拉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神經學教授Angelos Halaris向《CNN》表示,假期間暴飲暴食、過度飲酒,而且睡眠不足,都是為收假症候群鋪路。這些額外壓力,加上假期和工作壓力的鮮明對比,情緒很難保持健康。「就像一個好夢一夕間終止,過渡期難免有失落感。」

Hillard則表示,冬季易讓人有季節性情緒障礙,加上許多人對於假期過度期望,都可能是假期後鬱悶的原因。

避免收假憂鬱 不要操之過急

如何避免收假症候群?Hillard表示,想想每個人都同樣憂慮,何不把同事視為一同工作的家人。另外,不要想一次解決很多事情,應設定小目標,輕鬆找回工作節奏。

「不要留戀,明白假期已結束,試著與憂鬱共存,抑制難過情緒。」他說,自我談話和樂觀也很重要,煩躁時可以看些小貓圖片,放鬆心情。或者培養新工作習慣,試著對陌生員工更友善,每小時離開辦公桌也有幫助。最後,別再暴飲暴食、熬夜,明白假期結束。但他建議,還是要把休閒活動排進行程,在周末與朋友相聚放鬆,即使十幾分鐘也好。

善用方法提升專注力 享受工作避憂鬱

企業教育講師LaTanya White向《富比士》建議,可使用蕃茄工作法,一次專注一項任務,持續25分鐘,休息5分鐘。職涯諮詢專家Lindsey Day則說,在返回工作崗位前,可安排一天過渡日,回覆一些郵件,為回歸做準備。商業網站創辦人Christine Hueber強調,熱愛並享受你的工作,也是避免收假症候群的方法之一。

【延伸閱讀】更年期一晚熱醒4、5次 讓她超鬱悶...

 

參考資料:

1. Back to work blues you're feeling are real, and treatable.

2. 11 Ways To Avoid The Post-Summer Vacation Blue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又傳出有名人因心血管疾病而驟逝,其實要預防心臟血管疾病,關鍵就在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吸菸及過量飲酒或肥胖等,都可能埋下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因子,但其實佔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都可預防,不妨從「規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疫情全民防疫大作戰,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是不二法門,選擇乾洗手和消毒環境的產品,現在有新的選擇。目前市面上有一款納離水,使用超純水作為原材料,運用奈米技術製成富含氫氧離子,當接觸到病菌裡蛋白質成分時,可使它產生變質沉澱反應或水解,破壞病菌達到抗菌效果,是市售中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糖尿病不只顧血糖,心腎也要顧!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松昇指出,隨糖尿病年輕化,且醫療進步延長壽命,糖友病齡延長,若疾病控制不佳,會增加心衰竭或慢性腎病變等心腎併發症風險,呼籲遵守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20「控糖321」心法,控制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7)日,台灣新冠疫情管制措施全面大解封,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中研院合作分析,如果民眾不能習慣戴口罩與社交距離,在未管制邊境條件下,台灣新冠肺炎病患數恐怕如同歐美,急遽上升擊潰醫療承擔能量,導致死亡率大增,指揮中心呼籲內化防疫新生活,才能面對未來新冠衝擊。 指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