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放任泌尿道長期結石 嚴重恐須洗腎!

放任泌尿道長期結石 嚴重恐須洗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統計臺灣2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千人就有95人(9.5%)曾發生一次結石絞痛,而依國健局的資料,每年因為尿路結石造成的醫療花費大約是4.35億元,而因為結石治療後續造成的經濟損失則更加難以計數。

結石大反而沒有症狀 但恐影響腎功能

最典型的尿路結石症狀是腎絞痛,當發作時,常常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也有人不以腎絞痛來表現,而只是悶悶的腰痛或腹痛,甚至是嘔吐來表現,也有些人以血尿或尿路感染來表現。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表示,症狀越嚴重並不一定代表結石越大顆,相對的反而是越小的結石常常引起的症狀會非常激烈,較大的結石反而沒有症狀。也因為如此,有些病人忽略結石長期阻塞的嚴重性,因為結石的長期阻塞若沒有去治療而放任腎臟水腫,時間一久腎臟就會慢慢萎縮甚至完全沒有功能,後續有可能需要洗腎。因此,結石的治療除了症狀治療之外,重點是要盡量保護腎臟功能。

小結石可用藥物治療

臨床上一般根據結石的大小、位置、是否有造成尿路阻塞以及尿路感染的情況來選擇治療方式。藥物治療適用於較小(小於0.4公分)的結石,在四週內自行排出的機率接近90%。藥物使用上,除了止痛藥之外,還要加上輸尿管鬆弛劑讓結石能夠自行排出。也會鼓勵病人多喝水,透過自身尿液的衝力將結石自行排出體外。而採取藥物治療時務必告知病人可能發生的情況包括發燒、腎功能衰竭等狀況,因此通常都需要密切追蹤。

結石治療多種方式可選

當保守治療一段時間無效或是結石大於0.5公分以上,可能得考慮更積極的治療。過去尿路結石的治療以開刀截石術為主,然而隨科技進步,目前可以選擇治療方式尚包括體外震波碎石、輸尿管鏡碎石、經皮腎臟造廔碎石手術及傳統或者腹腔鏡截石手術等。

預防結石多喝水、多吃蔬果

李高漢醫師提醒,預防結石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喝水,原則上能夠讓一天尿量達到至少2公升為主。另外,飲食均衡,多吃蔬果類食物,少攝取動物蛋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3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500萬名早產新生兒,而早產併發症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且透過試管治療與自然懷孕的婦女相比,生下早產兒的機率也較高。台北知名中西醫整合生殖醫療機構響應世界早產兒關懷月,推出「胎嬰健康風險檢核表」,從備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的艾瑞克(化名)是一位英國的專業律師,由於工作忙碌又時常坐在辦公桌前,經年累月下導致他有痔瘡的問題,一開始只是稍微的異物腫脹感,到後來發現,便便後有血還有腫塊從肛門掉出來,但經過手推擠後還能回到原位;某次來台商務會議時,在飯店上廁所後發現馬桶內滿是鮮血,而原本那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東北季風來襲,不少人會發生早上眼睛很難睜開、畏風畏光、發紅發癢等症狀,第一時間總以為是伴隨氣候變遷引發的過敏,卻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乾眼疾病的迷思!眼科診所陳宜信醫師指出,遇到類似過敏的症狀千萬別輕忽,可能是乾眼疾病找上門,若已經是乾眼疾病患者更要小心,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讓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Covid-19疫情又有新進展,新的變種病毒Omicron在南非現蹤,引發全世界關注,不少國家已經實施相關防疫措施以及邊境封鎖嚴管政策,許多科學家、醫師都擔心這一支變種病毒將取代Delta成為下一波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究竟Omicron的威脅性何在?英國《衛報》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