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放任泌尿道長期結石 嚴重恐須洗腎!

放任泌尿道長期結石 嚴重恐須洗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統計臺灣2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千人就有95人(9.5%)曾發生一次結石絞痛,而依國健局的資料,每年因為尿路結石造成的醫療花費大約是4.35億元,而因為結石治療後續造成的經濟損失則更加難以計數。

結石大反而沒有症狀 但恐影響腎功能

最典型的尿路結石症狀是腎絞痛,當發作時,常常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也有人不以腎絞痛來表現,而只是悶悶的腰痛或腹痛,甚至是嘔吐來表現,也有些人以血尿或尿路感染來表現。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表示,症狀越嚴重並不一定代表結石越大顆,相對的反而是越小的結石常常引起的症狀會非常激烈,較大的結石反而沒有症狀。也因為如此,有些病人忽略結石長期阻塞的嚴重性,因為結石的長期阻塞若沒有去治療而放任腎臟水腫,時間一久腎臟就會慢慢萎縮甚至完全沒有功能,後續有可能需要洗腎。因此,結石的治療除了症狀治療之外,重點是要盡量保護腎臟功能。

小結石可用藥物治療

臨床上一般根據結石的大小、位置、是否有造成尿路阻塞以及尿路感染的情況來選擇治療方式。藥物治療適用於較小(小於0.4公分)的結石,在四週內自行排出的機率接近90%。藥物使用上,除了止痛藥之外,還要加上輸尿管鬆弛劑讓結石能夠自行排出。也會鼓勵病人多喝水,透過自身尿液的衝力將結石自行排出體外。而採取藥物治療時務必告知病人可能發生的情況包括發燒、腎功能衰竭等狀況,因此通常都需要密切追蹤。

結石治療多種方式可選

當保守治療一段時間無效或是結石大於0.5公分以上,可能得考慮更積極的治療。過去尿路結石的治療以開刀截石術為主,然而隨科技進步,目前可以選擇治療方式尚包括體外震波碎石、輸尿管鏡碎石、經皮腎臟造廔碎石手術及傳統或者腹腔鏡截石手術等。

預防結石多喝水、多吃蔬果

李高漢醫師提醒,預防結石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喝水,原則上能夠讓一天尿量達到至少2公升為主。另外,飲食均衡,多吃蔬果類食物,少攝取動物蛋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3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鑒於近日國內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均為境外移入,且多與國外旅遊相關,為避免民眾赴國外旅遊不幸染病,造成國內社區防疫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3月17日起,國人於指揮中心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三級國家或地區後,非必要前往該等國家或地區,返國後接受隔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咀嚼有助口腔健康!適逢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World Oral Health Day)」,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醫師推廣「檢、刷、線、嚼」愛牙四首則,呼籲定期檢查、刷牙、用牙線、咀嚼無糖口香糖來防止蛀牙,表示咀嚼有助於唾液分泌,能中和酸性、清潔殺菌等作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鑒於近日國內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均為境外移入,且多與國外旅遊相關,為避免民眾赴國外旅遊不幸染病,造成國內社區防疫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3月17日起,國人於指揮中心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三級國家或地區後,非必要前往該等國家或地區,返國後接受隔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今(16)日新增8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分別是第60例至第67例,都在境外受到感染,多數是歐洲或中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第1波病毒攻勢算是守住,但第2波正在侵襲,尤其是歐洲全境疫情嚴峻,希望大家忍一忍,待在台灣很安全,暫時不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