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救災人員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容忽視 心理諮商協助減壓

救災人員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容忽視 心理諮商協助減壓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2日太魯閣號出軌事發後,大量政府與民間團體的軍警消、醫護人員投入救災的行列,相關人員常累積巨大的精神壓力,容易引發後續心理健康問題。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全聯會)副理事長羅惠群呼籲政府應重視救災人員的心理照顧,提供具保密性的求助管道,並在平時落實心理衛生教育,以避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發生。

救難人員壓抑情緒 當心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羅惠群副理事長解釋,救災人員置身災難的第一現場,除了目睹現場人員傷亡慘況外,多半都會為了任務達成而強行壓抑驚恐與害怕,表現堅強的同時無法表達難過與哭泣的情緒,甚至會因執勤壓力如檢傷分類的責任、搶求無效而自責等,累積下來的心理壓力很容易出現急性壓力反應(ASD),甚至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呼籲 給予救災人員安全保密求助管道

羅惠群副理事長進一步說明,救災人員因為社會的期待,會害怕自己出現負面情緒情緒或是表達求助需要代表不夠專業,也會顧忌主管與同仁的眼光與評價,因而隱藏掩飾自身的創傷反應,進而有很高的風險引發憂鬱、焦慮等情緒反應,而且越資深的救災人員越可能如此,因此特別針對救災人員提供求助管道是有需要的。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理事長黃雅羚提到,目前衛福部心口司在各地衛生局於災難發生當下都會規劃民眾及救災人員的心理相關協助,相當值得肯定。但因救災人員的情況特殊,不一定有辦法靠社交或休閒活動自行平復,許多負向的情緒反應都要在回到平常生活後才會慢慢出現,因此需要進一步提供其「具有安全與保密性的求助管道」,才能符合其需要。若政府能責成相關單位規劃軍警消、醫護人員及民間救難隊都有可以安心申請與運用的心理諮商資源與管道,甚至主動建立關係及瞭解救災人員的個別需求,提供心理諮商的介入與長期追蹤,才能真的幫助相關人員在災後回歸平靜生活。

平時有諮商軍警 災後壓力處理較好

黃雅羚理事長說明,實務經驗發現平時就提供心理諮商或創傷反應認識的軍警消單位,救災人員在執行勤務後處理壓力的能力較好,不但比較能接納自己出現情緒反應,也較能落實自我照護。黃雅羚理事長呼籲,政府平時就應重視災難的心衛教育,危機處理在平時預備的越好,遇到災難發生時就能面對。

黃雅羚理事長認為,政府應聯合地方心理及精神醫療相關單位即時投入更多充足的心理健康資源、整合連結災難心理衛生服務的管道,才能更有效地平復當事人心中的焦慮、悲傷或挫折。長期而言,對台灣緊急救災系統的健全發展與運作絕對是有益的。

【延伸閱讀】

灰指甲毀形象! 求職面試「灰」常不易

甲狀腺手術恐傷聲? 儀器輔助提升安全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在台灣,頭頸癌是男性癌症好發第四名,也是發生率和死亡率增加快速的癌症!但醫師提醒,若及早接受治療,病情有望獲得控制,一名60歲左右的男性罹患口腔癌第四期,開完刀後接受術後輔助性同步化療加放射性線治療,持續追蹤三年後突然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更引起反覆性的吸入型肺炎,經檢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尿失禁是件令人難以啟齒的事情,由於國人的觀念較為傳統保守,因此,罹患尿失禁的婦女當中,大部分的人會選擇隱忍尿失禁所造成的困擾,有些人甚至以為這是年紀大就會發生的正常症狀,而導致個人出現身心不適狀況、不敢出門,大大影響人際關係和社交活動。 根據衛福部統計,大約有60%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師,聽說治療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會影響肝功能?」近期網路謠言眾多,對此,肝病權威、台大醫院內科教授高嘉宏醫師表示,C肝全口服新藥安全性高,健保給付的各款新藥的藥品使用說明書也有明確說明藥物適用的對象。台灣胃腸專科醫師在C肝的治療經驗相當豐富,各學會也很努力的教育宣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公費流感疫苗 首度引入細胞培養流感疫苗打針接種流感疫苗,是每年的秋冬大事。去年台灣公費流感疫苗首度由三價升級為四價疫苗,今年更是全面再升級,引進細胞培養流感疫苗,將在秋冬首度開打,也因為製程效率高,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生產,有望成為疫苗新趨勢。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台灣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