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一代「針」服躁鬱症狀 先生樂喊:太太回來了

新一代「針」服躁鬱症狀 先生樂喊:太太回來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47歲的陳太太罹患躁鬱症已有7年的時間,性情溫和的她,每當躁期發作,就會到處找人吵架,將家中的每個人都罵過一輪她才甘願,家人永遠抓不住下一秒鐘陳太太是否又會再度引爆家庭戰爭,大家生活得戰戰兢兢,也不敢提醒她吃藥,不想找罵挨。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改以「新一代」每月一針長效針劑治療,真正的陳太太回來了,家庭回歸和樂,家屬對於長效針劑帶來的穩定與便利性十分肯定,再也不需要因為躁期鬧得家中雞犬不寧。

反覆躁與鬱 為身體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躁鬱症又被稱為「雙極性情感疾病」,是指由「躁期」與「鬱期」所形成的精神性疾病,患者會出現亢躁與憂鬱兩種極端的情緒,各別會出現一個月到三個月不等。躁期相較鬱期的表現更為明顯,像是激動、外向、思考跳躍、誇大、異於常人的活力、衝動購物等等。新光醫院精神科主任張尚文表示,雖然急性發病期過後,患者通常會恢復正常,但積極治療非常重要,在生理上,會減少腦細胞損傷的問題,在心理上,患者則不會因為心情劇烈的起伏而打亂人生的安排。

新一代長效針劑 副作用低、改善生活品質

張尚文主任表示,因為躁鬱症屬於病識感低的精神疾病,要患者意識到自己生病且好好吃藥,本來就有一定的難度,而傳統口服藥帶來的副作用像是肥胖、頭腦渾沌、倦怠、口乾舌燥、便秘等,在治療上易讓患者難以忍受,雖然長效針劑帶來穩定與方便性,但傳統的的長效針劑可能會帶來巴金森氏症的影響,造成全身僵硬且走路困難。慶幸的是,目前新一代每月一針長效針劑,可在血中濃度維持一個月的效果,有效減緩以上副作用,讓患者在急性躁期症狀穩定後,也可避免或減少復發,提升生活品質。

家屬角色不可或缺 助患者穩定病情重返社會

藥物的治療是必要的,然而親友的支持更不可或缺,張尚文主任希望可以透過四個提醒,讓家屬更知道可以怎麼幫助患者。第一,了解這是生理疾病;第二,積極治療與藥物對疾病的幫助;第三,知道復發對腦部傷害的風險;最後,關心患者在躁期可能產生的意外。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9)日全國新增267例本土新冠病例,日前未有個案的台南市,也出現個確診病患,台北市與新北市仍然是重災區,分別有129例與70例個案,萬華區與中和區仍然是疫情熱點,因應確診病患大增,指揮中心計畫放寬解除隔離條件,輕症連續2次Ct值30就可離院,卻本醫療量能應付重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越來越多中壯年民眾在門診抱怨常忘東忘西,懷疑是健忘又擔心早年失智。其實現代人因外界訊息多,導致腦部過勞及壓力大,時有記憶差的現象,如果提醒一下就想起來,則僅是健忘;但有些人一味相信自己是健忘或記憶力不好,而輕忽自己是失智症發病初期或高風險族群,進而錯失阻斷失智症惡化的最佳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女性朋友礙於外觀或因產後乳房萎縮變小等因素,接受隆乳手術,但隆乳後的女性因罹患乳癌需切除乳房,但又希望兼顧美觀進行義乳重建時,不免擔心是否會誘發併發症,不過根據「隆乳病患義乳重建手術後」實證研究發現,隆乳病患進行義乳重建時的併發症,並未比未接受隆乳手術的病患多,此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