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一代化療副作用低 90歲肺癌患者拚過半年

新一代化療副作用低 90歲肺癌患者拚過半年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化學治療是肺癌不可或缺的一種療法,但患者常因不了解而害怕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表示,肺癌患者就算進行標靶或免疫治療,最後仍必須銜接化療,其存活率與生活品質,才能有效改善。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檢查中心主任詹博強呼籲,吸菸或家族史、特定職業暴露等危險族群,應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若異常則可透過氣管鏡超音波進行病理切片,有助後續診斷和治療。

肺癌治療多元 化療無可取代

根據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包辦台灣男性、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共奪去9,372條寶貴生命。針對肺癌治療,林聖皓醫師說明,確診腫瘤和期別後,以手術為優先考量,其5年存活率最高;如不能手術,通常癌細胞已遠端轉移,必須依細胞型態分成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其中又以非小細胞癌的肺腺癌治療進展最多。

林聖皓醫師進一步解釋,肺腺癌確診後,會再針對腫瘤進行基因檢測,如常見EGFR、ALK等「驅動突變」(Driver mutation),來決定可否使用標靶藥物;而不適用標靶藥物的患者,過去只能進行化學治療,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某些患者也可合併免疫療法。


新一代化療副作用低 90歲肺癌患者拚過半年

▲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

基因突變患者 對化療反應更好

雖然標靶藥物、免疫治療進步,但林聖皓醫師強調,2000年美國期刊Clinical Lung Cancer研究(ECOG 1594 study),奠定化療對於肺癌治療的基礎。許多標靶治療的患者,待藥物抗藥性出現或反應不佳,最後仍須接受化療。他坦承,不能保證治癒肺癌,「但所有可能治療的藥物都要嘗試,患者的存活期、生活品質才能改善。」如果只單獨使用標靶藥物,較難存活超過2年,且有基因突變的患者,對化療的反應通常更好。

至於一般民眾常擔心副作用,醫師澄清,新一代化療藥物,副作用減少,配合止吐劑等藥物,90%以上患者不會經歷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治療效果也提升。且施用單一化療藥物時,副作用不見得比標靶藥物高。他舉例,臨床上就有一名90歲患者,身體狀況還良好,也願意接受化療控制病情,治療期間已超過半年,並無顯著副作用。

肺癌高危險族群 低劑量電腦斷層揪病灶

肺癌早期發現,治療效果佳,但該如何早期篩檢?詹博強醫師指出,x光、抽血等檢查,檢出率都不高。而低劑量電腦斷層針對危險族群,可降低20%死亡率,檢查一次約等同10-20張X光片的輻射量,已被推薦為癌篩工具。根據「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年齡介於55-74歲,抽菸史超過30包/年;有肺癌家族史、特定職業暴露的民眾,可以諮詢醫師,考慮接受肺癌篩檢。

抽菸、基因、空汙、油煙、化學物質暴露都是肺癌危險因子,其中抽菸影響最大。然而不抽菸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機率不比男性低,可能是油煙、空汙等危害。詹博強醫師鼓勵,若經濟許可,婦女朋友可自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新一代化療副作用低 90歲肺癌患者拚過半年

▲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檢查室主任詹博強

支氣管鏡超音波診斷 採檢肺癌更安全

若不幸發現可疑病灶,需進行病理切片獲取檢體。詹博強醫師指出,肺部屬於海綿狀組織,檢體取得較困難,傳統肺部穿刺有2-3成機率引發出血、氣胸,嚴重甚至會死亡。「但支氣管鏡超音波,可到達肺部深處獲得檢體,並減少穿刺風險。」他強調,檢體量對於肺癌的個人化醫療相當重要,根據支氣管鏡超音波臨床經驗顯示,其檢體量都足夠作後續診斷,且有健保給付。

林聖皓和詹博強兩位醫師呼籲,民眾除避免致癌因子,危險族群應積極篩檢,而癌友更要勇敢接受所有治療,不要輕言放棄。

本內容僅提供相關疾病之醫學及衛教資訊。關於您個人健康狀況或疾病治療方面的問題,建議您應向醫護人員諮詢專業意見。

參考資料:

1. Clin Lung Cancer. 2000 Aug;2(1):21-2.

Phase II and III trials: com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in advanced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ECOG 1594).

Fisher MD, D'Orazio A.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下同) 今天要說的可不是馬雲在商業上多麼驚人,而是給大家介紹一下馬雲吃的早餐,相信你會更驚訝! 看到圖片相信小伙伴們都驚呆了吧,原來咱們馬叔叔的早餐竟然是九菜一湯!看他瘦弱的小身板,原來吃早餐可一點都不含糊呢! 早餐固然重要,但還是建議大家吃早餐要根據自己身體所需,不能一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不管是虎虎生風的跆拳道,還是激烈的籃球,根據調查,七成五的國小學童每周運動3次以上,其中卻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月月瘀青受傷,家長看了心疼疼,但處理起來卻是霧傻傻。高雄長庚運動醫學科主任周文毅說明,瘀青、血腫應遵循「冰、藥、熱、醫」的處理步驟,第一時間除了冰敷外,也可搭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不少患者在感冒後,儘管症狀已減輕不少,但依舊咳不停;大安悅兒親子中醫診所中西醫師吳佳玟指出,以中醫而言,最近的感冒屬於春必病溫,也就是溫病的範疇,可透過中藥材幫助舒緩症狀。 咳嗽咳到胸悶 恐是熱伏鬱在肺部導致 像是出現咳不停的現象,導致口咽乾燥、咽痛,甚至出現胸悶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7歲兒童,感冒還伴隨腹瀉,甚至發燒到40度,吃藥退燒又高燒,症狀反覆持續兩星期之久,至中醫檢查,診斷為風寒型感冒,透過中藥調理逼出邪氣冷汗,服用中藥兩日後痊癒。 風寒型感冒 不可吃退燒藥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指出,患者有咳嗽、濃痰,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