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疫情過於緊繃 兒少憂鬱焦慮感增加

新冠疫情過於緊繃 兒少憂鬱焦慮感增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沒辦法和同學出門玩,覺得越來越疏遠」、「在家看新聞覺得恐慌」、「戴口罩一直長痘痘,有容貌焦慮」、「生活日夜顛倒,爸媽一直唸我,我覺得好煩」。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經2年多,民眾原有的生活、工作、學習模式被迫改變,家長、老師有發現兒童青少年出現像上述的抱怨內容嗎?除了健康上的防疫,是否關注過兒童青少年的情緒狀態?

疫情改變生活 大腦跟著「發炎」

一項發表於《大腦、行為和免疫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的研究指出,即使是未受到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的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由於社交和生活型態的中斷,也可能會出現大腦發炎(此發炎指現代神經免疫學研究發現,壓力及精神疾病都可造成腦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進而產生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和憂鬱等狀況,導致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Covid-19大流行 青少年憂鬱、焦慮增

根據2021年《JAMA Pediatrics》的另一項研究指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與大流行前水平相比,青少年的憂鬱和焦慮增加了一倍。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出現臨床上升高的憂鬱症狀,而五分之一的青少年出現臨床上升高的焦慮症狀。

疫情影片上架 吐露青少年心聲

新冠肺炎疫情不光是造成身體健康的威脅,心理層面問題更是疫情後全球要關注的重大議題,特別是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衛生福利部與董氏基金會合作製拍「防疫不防心-說出來,鬆口氣」影片,片中青少年們分享了疫情期間受到的種種限制、改變,與朋友不能見面覺得疏遠;在家學習、課業壓力仍是很重;居家上網時間增加,生活作息日夜顛倒,容易與家人、父母有衝突;每天看一樣的新聞,混亂的訊息讓自己很焦慮、很煩等。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提醒,青少年壓力會反映在情緒與身體上,試著寫下來或說出來,當一一列出,會訝異自己已承受了這麼多,有了自我覺察,就能適當調整解決,化壓力為助力。

【延伸閱讀】

新冠輕重症患者要運動 研究:抗發炎、改善情緒

新冠疫情對心理健康影響大!研究:銀髮族更加憂鬱又孤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70歲的黑色素癌患者羅先生,早期已接受過多次開刀,無奈癌細胞仍多重轉移,在無藥可醫的狀況下,醫師嘗試最新的癌症免疫療法治療,竟奇蹟似的康復。 許多傳統癌症的治療方式,往往只能抑制癌細胞活化,卻無法完全消減,一段時間後,再復發的機率很高,尤其癌細胞會產生CTLA-4和PD...

閱讀詳情 »

關於睡眠原來我們都想錯了!睡不好不但工作不保,還會要人命! 每個人每天一定要睡到8小時才健康?晚上11點前上床才能讓肌膚粉嫩Q彈?平日睡不好沒關係,假日再補就可以了?長期失眠得到糖尿病和癌症的率機會提高!睡不著千萬別數羊,趕快離開房間!現代人有許多睡眠困擾和錯誤的認識,日本睡眠專家三島和夫教授走出...

閱讀詳情 »

昨天林青霞參加卡地亞中西方珍寶展揭幕,小編的眼睛真的一刻都沒辦法從她身上離開,太美了!   小編偷偷告訴你們,林青霞從來不要求修片,耐不住怎麼拍都美!   這個愛笑的女人,60歲都不會老!   每一部戲每一個挑戰,她都笑著面對   19歲林青霞,第一部戲《窗...

閱讀詳情 »

男生認為女生是地球上唯一一種每個月都會大出血,但還能活著的怪物。他們永遠也不能體會女生經歷的痛苦,不過看完下面這24件事後,所有人都會明白月經到底會帶來多少傷痛,每個女生都是堅強的戰士!   ▼1. 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甚至每走一步都會感覺鮮血狂噴,就像尼加拉大瀑布一樣。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