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和流感怎麼分? 專家:輕症隔離時要注意這些

新冠肺炎和流感怎麼分? 專家:輕症隔離時要注意這些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研究論文顯示,每5名確診者中,就有1人無症狀患者。不過,常見的輕症表現,如輕微發燒、咳嗽、疼痛,又與感冒流感相似,確實很難自我察覺,唯有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才能有效自保。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新冠肺炎10大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痠痛、疲勞全身無力、咳嗽、噁心、腹痛腹瀉、鼻塞流鼻水、嗅味覺異、常頭痛、呼吸困難等。不過,這10大個症狀並不典型,跟流感、感冒相似,單靠症狀難以自我研判,專家提出兩個較明顯差異點。


1.潛伏期比較長:新冠肺炎潛伏期比較長,約可達到2周,且病程拖到幾周,甚至一兩個月。流感潛伏期較短,約1至4天,病程在1周內結束。


2.下呼吸道症狀:新冠肺常有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等下呼吸道症狀,例如,胸悶胸痛、咳嗽時胸骨後方疼痛、走路會喘、講話會喘,身體莫名燥熱,或特別容易覺得冷。


另外,國外最新1項近3,500名患者研究統計則發現,感染變種病毒株的患者較少出現嗅覺、味覺異常,僅佔15%,多數仍以咳嗽(35%)、肌肉痠痛(25%)為主。


近半個多月來,國內確診者激增,平均每天新增三四百人,雙北醫療院所已經不堪負荷,指揮中心要求輕症、無症狀患者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是留在家裡隔離。


新冠輕症者應注重營養補充 更應補足水分避免脫水


輕症患者在家隔離,除了好好休息,更應補適時補充營養及水分,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只要均衡攝取6大類飲食,多多攝取蛋白質,作息正常,就能提升免疫力。


由於新冠肺炎患者因發燒、咳嗽、呼吸急促,以致身體疲累及食慾降低,原因在於發燒時,加速身體代謝率,提高營養素及熱量需求,此時,體內液體流失,也容易導致脫水。


因此劉怡里建議,輕症患者即使沒有明顯口渴或飢餓感,仍應該持續進食及補充水分,攝取足夠熱量及蛋白質,才有足夠的免疫力對抗病毒。


一般來說,蛋白質可分為植物性、動物性,建議多多食用豆腐、豆乾、豆漿等豆類製品,以及魚肉等優質蛋白質,只要能夠攝取足夠蛋白質,就有助於修復細胞組織,並避免肌肉流失。


如果食慾不佳,可以少量多餐,每天6餐,搭配營養補充品。為了避免脫水,每小時都要補充水分,以60公斤成人來說,每天需至少補充2,400至2,700c.c.的水分。


更多NOW健康報導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太凶猛 治療超前部署延長存活期
▸乾癬治療最怕自行停藥 中醫教你這樣做穩住病情防破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中老年人因為患有三高、慢性腎病變、肥胖等狀況,恐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因而使周邊動脈阻塞,會在休息時產生四肢末梢疼痛,甚至發黑,若不積極治療,恐會因組織潰瘍或壞死,最終截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提醒,若是高風險族群,務必留意四肢狀況,方能及時治療。慢性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慢性疾病為主,其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腦中風即屬於腦血管疾病,因腦血管出血或梗塞,造成腦細胞缺乏氧氣和養分的供應,進而造成腦細胞損傷,而高血壓常是造成腦中風最重要的原因。中醫針灸穴位 治療中風有效果基隆醫院中醫科張淑媚主任表示,中風六個月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脾胃健康在中醫養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醫認為脾經脈連胃,互為表裡;脾與胃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精微營養物質的吸收與轉輸。人出生後必須依賴飲食的營養維持生命,脾、胃合稱後天之本,具人體消化、吸收與轉輸的功能。食物應依體質選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醫師李敏表示,脾胃...

閱讀詳情 »

做夢,是一種情緒排毒,也可以提升睡眠品質? 幾乎每個人都有做夢的經驗。有些人的夢境精彩,甚至會像連續劇接連好幾個晚上輪番播映。也有人,雖然每天睡超過8小時,但整晚都在做夢,睡醒後感覺好像跑了一場超級馬拉松,愈睡愈累。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反映了我們日常所遇到的問題,包括煩惱,都會透過夢來化解。 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