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痊癒者睡不著 中醫耳穴讓你緩解焦慮改善失眠

新冠肺炎痊癒者睡不著 中醫耳穴讓你緩解焦慮改善失眠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解除隔離千萬別大意,小心新冠壓力症候群悄悄找上門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染疫的壓力倍增,染疫痊癒後在社會面臨「歧視」問題的壓力更大,臨床上發現就算解除隔離,採檢變陰性但是卻常常有個後遺症,最擔心是出院後怎麼面對親朋好友衍伸出的負面情緒,然後導致失眠。賴睿昕中醫師解釋這其實屬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因為罹患新冠肺炎要面臨長時間的隔離,加上身體種種的不適以及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就算是解除隔離後通常在病癒一個月後逐漸出現失眠、恐懼等身心症狀,在中醫觀點來看是屬於臟燥不安、肝氣鬱結的情況,雖然可以隨時間而慢慢改善,但是以現在社會緊張的氛圍下,痊癒患者的情緒起伏仍然很難自己平復,目前臨床上已經出現很多案例,反映出的症狀還包括心情低落、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緩和、失憶、冷漠、沉默等心理創傷後遺症,所以賴睿昕中醫師認為在接受正規的醫學治療後,在生理痊癒後,心理的復健才正要開始新冠肺炎從得病到痊癒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病毒不只攻擊肺部,也會攻擊腦部,中醫耳針頭皮針改善症狀

此外由於新冠病毒研究發現會攻擊腦部,許多從新冠肺炎康復的病患,產生令人困惑的失眠症狀,國外研究也顯示病毒感染可能對人們心理狀態造成影響,但這些人並不是因過度憂慮新冠疫情而睡不著,這有可能是疾病本身會影響神經與內分泌系統,導致交感神經過於亢奮,醫師常常使用褪黑激素治療,賴睿昕中醫師建議也可搭配頭皮針與耳針來改善焦慮失眠的症狀,耳朵的神門、心區、皮質下、肝區都是很用的選穴點,可以諮詢專業的中醫師幫您的耳朵穴位定位。

自行操作多用耳穴壓豆法,利用常用中藥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貼在膠布上,先消毒耳朵皮膚,貼上穴位後,輕力揉按,產生輕微脹痛、耳朵稍充血發熱便可。」

一般用3-5個穴位,兩耳交替使用,以10次為1個療程。每週更換1-2次。睡前應每個穴位按壓約2分鐘,日間閒時亦可按壓。

如果不清楚穴道位置的人,只要把耳朵對摺,也可以收到相當的功效,從耳朵的中間縱向對摺就可以了,切勿用力過猛,輕輕對摺即可。刺激耳朵附近的穴道以及耳朵按摩的目的,都是為了穩定自律神經的調節。耳朵四周的血液循環若是不順暢,內耳內的淋巴液也會凝滯不順,是造成焦慮與眠差多夢的可能原因,左右耳的疼痛程度未必相同,這是因為個人的身體狀況所致。當感覺到強烈疼痛時,切勿選擇忍耐,應改以輕柔緩慢的刺激,對於耳朵的穴道也有良好的刺激反應,

改善睡眠品質是提升身心健康的主要方式。品質良好的睡眠讓身體有自我修復的機會,對於我們的免疫系統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

接納情緒,調整思緒再出發

此外接納情緒是高壓生活中最重要的步驟,允許並接納,了解情緒壓力來源,更有助調整負面情緒。建議在緊張的當下立即告訴自己停下來、深呼吸、轉念,以協助安定身心。而日常與信賴的人閒聊、討論也有助於更了解自己的情緒、來源、改善方法,專注在目前的生活,不僅能引導自己更順利度過疫情,也能轉移對於未來過度注視反帶來的恐慌。建議可多培養其他興趣,如看繪畫、看電影、分享心情撰寫文章等興趣,避免過度專注社會的氛圍。對抗疫情不僅僅是對抗現實的病毒災難,心理也要作好消毒工作,適度的掌握資訊並執行,好好的過生活,才是有效應對的良好方法。

(文章授權提供/賴睿昕中醫師)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患者該怎麼坐月子才不會養大肌瘤 中醫師解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台灣糖尿病盛行率已經超過9.32%、糖友病患超過220萬人;糖尿病會併發血管病變,其中又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也是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原因之一。台灣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視網膜專科醫師人力有限,糖尿病患平均眼底檢查率不到一半。為降低糖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雖進入後防疫時代,但多數人仍「聞咳色變」。對此,國泰綜合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錦桐主任說明,不少氣喘患者擔心進出醫院會增加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導致回診與領藥比例降低。但氣喘患者若未妥善控制而導致惡化,在這個時機咳嗽不止恐引來旁人異樣眼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超高齡社會來臨及生活飲食型態改變,腦中風成為國人的重大健康問題。若能在腦中風發生後,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內進行搶救,即可讓傷害降到最低。桃竹苗緊急醫療網 綠色通道連結精準後送聯新國際醫院成立「桃竹苗地區腦中風緊急醫療網絡」,盼從患者一上救護車期間能協助判斷中風型態,後送至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痛在肛門口難開! 痔瘡分級報你知 每天如廁痛都很煎熬,長痔瘡蹲馬桶血便、腫痛,或有異物感、瘙癢感,真是痛在肛門口難開。其實痔瘡分為4個等級,通常第3、4級才需要手術處理。微創無痛痔瘡手術專家、大腸直腸外科蕭慕琦醫師表示,1、2級的痔瘡只有輕微症狀,如果是有一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