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北三重增漢他確診 個案經營工廠有老鼠出沒

新北三重增漢他確診 個案經營工廠有老鼠出沒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三重今(8)日確診1名漢他病毒個案,患者是50多歲女性,在住家樓下經營工廠,經衛生單位確認有老鼠出沒,衛生單位已前去滅鼠,今年已累計5名漢他病毒感染,比較2016年後病例數,今年病例數最高。


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確診漢他病毒患者,最近沒有出國史,活動地點多在住家與工作處,4月15日出現發燒與全身痠痛症狀就醫,因症狀沒改善,17日就醫收治住院,20日第1次檢驗無法確認,因此5月5日採2次檢驗,今日確診。


莊人祥補充,病患家中經營工廠,就在住家樓下,衛生單位前往檢查,發現有老鼠出沒,雖然病患沒有被咬傷,但如果吸入帶有老鼠糞尿汙染的塵土與物體等,就有可能感染疾病,去除老鼠是最好預防漢他病毒的方式。


莊人祥也說,患者在4月26日就已經出院,但檢驗報告在5月5日才確診,原因是漢他病毒感染須檢測抗體,患者剛發病時檢測,不一定能發現抗體,因此相隔1周才再檢驗,實驗室今日才出來結果。


莊人祥提醒,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2個月,主要感染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疾管署強調,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3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治療焦躁、腹瀉、掉髮不見改善 恐甲狀腺亢進在搞鬼
沖馬桶讓細菌飛滿天 醫師點出使用公廁3大風險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是近視王國,除了增加青光眼、白內障等風險,小心視網膜剝離找上門!北榮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陳世真表示,發生視網膜剝離高峰分別是50-69歲壯年,和高度近視的年輕族群,如果出現飛蚊症(突然出現浮動之黑點)型態改變、數量變多,或者視野出現閃光、變暗、扭曲和變形,一定要盡快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蔡先生因車禍造成小腿骨骨折,準備開刀之前,向麻醉科醫師表示擔心術後止痛問題,醫師依據病人的病況,經過詳細說明相關術後止痛做法後,蔡先生才安心進行手術。開刀有效止痛 加速恢復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洪明輝醫師表示,開刀後的傷口疼痛是所有病人立即會感受到的,開刀前的恐懼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走路小碎步、不自覺的顫抖、關節僵硬,不是中風也不是失智症,而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李芝緯在秀林鄉佳民社區,帶領這群歲數加起來超過千歲的老人家們認識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老人常見且僅次於失智症的腦部退化性疾病。高齡老人必須懂 巴金森病要治療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血液循環不佳造成的血栓,若是處理不善,血塊流至肺部造成肺栓塞恐有致命風險。62歲的沈姓男子去年起便開始右大腿脹痛,起初不以為意,直到3月初患部開始腫脹,走幾步路就須停頓休息,影響日常生活。就醫照射超音波後,發現是右足大腿至膝蓋間大範圍深部靜脈血栓。服藥3週都未見改善 積極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