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增24例新冠病例 本土23例及境外移入1例

新增24例新冠病例 本土23例及境外移入1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2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3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

今增23例本土病例 持續進行疫情調查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3例本土病例(其中1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9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7月10日至7月22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3例為最多,其次為臺北市及桃園市各4例、宜蘭縣及高雄市各1例;其中18例為已知感染源,餘5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今日新增2例死亡個案 為一男一女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例死亡個案中,案7734為80多歲女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者接觸史;5月26日因出現發燒、咳嗽及喉嚨痛症狀前往就醫採檢,同日返家後死亡,並於5月29日確診。案14617為6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者接觸史;個案於6月24日出現發燒、呼吸喘及全身無力症狀,同日就醫採檢並住院治療,6月26日確診,7月20日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21日累計公布 14,28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50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7.5%。

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 已匡列接觸者2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案15641),為克羅埃西亞籍未滿10歲男童,6月28日與家人自瑞士返臺探親,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7月10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但因同行家人確診(案15370),故由衛生單位安排至其他住所進行居家隔離,7月22日居家隔離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29);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接觸者2人,均列居家隔離。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875,31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859,164排除),其中15,535例確診,分別為1,254例境外移入,14,22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78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7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91例、臺北市294例、基隆市27例、桃園市24例、彰化縣14例、新竹縣10例、臺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延伸閱讀】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40歲以下年輕型乳癌 治療策略考慮3大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乳癌成長速度為國內十大癌症之首,且發生率亦大幅高於女性其他癌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指出,以乳癌發生的年齡層來看,女性40歲就開始拉警報,每將近4位乳癌病人中,就有一位發生在40~49歲,近六成的乳癌,發生在40~59歲的中年女性。逾9成乳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糖尿病是我國常見慢性病之一,而糖友血糖若是忽高忽低,恐危及健康!因此吃對食物種類與份量,對糖友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為此,臺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特別舉辦糖尿病照護課程,教導糖友自製「圖像記憶熱量口袋書」,透過營養師的個別指導,並搭配彩色食物圖卡,經由圖像及手做口袋書來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隨著年紀增長,記憶力有可能會有稍微減退的症狀,這是正常的老化現象,但如果發現家中長輩記憶力退化,要比一般老化的情形嚴重很多,甚至出現認知功能都出現明顯退化的時候,就要懷疑有沒有可能是失智症(Dementia)。目前對於失智症的診斷,除了電腦斷層(CT)及磁振造影(MR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過敏人口約佔30%,流鼻水可說是過敏性鼻炎族群的常見症狀。除了過敏原的刺激外,春夏之際、溫差變化大、空氣污染時而嚴重、加上感冒或感染流感,流鼻水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困擾。不過,醫師提醒,當單側持續或間歇性的流清鼻水,又沒有鼻子癢、打噴嚏和喉嚨痛,這時就要小心了,可能來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