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學期孩子近視又加深 家長出現開學焦慮

  每年寒暑假結束後新學期開始之際,學校都會統一做一次身體檢查,除了身高、體重的測量之外,就以視力的變化最受父母關注,甚至因而產生焦慮。眼科臨床發現,寒暑假期間,學童投注大量時間使用3C產品,造成視力不良的問題日益嚴重。醫師建議應及早選擇適合學童控制視力的方法,才能避免日後高度近視恐造成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對眼睛健康的危害。

  在抑制學童近視度數增加方面,配戴有框眼鏡雖能看清楚,但因僅矯正中央視力、周邊影像是離焦狀態,所以眼軸仍會持續增長,近視度數就容易增加。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能有效抑制眼軸長度增加的方式,是目前醫學認為有效控制近視加深的關鍵因素,近年來相當普遍的「角膜塑型片」就屬此種。角膜塑型片的配戴原理是利用特殊且不同弧度設計的硬式鏡片,於每天夜晚睡眠時戴上6至8小時,慢慢將角膜中央及周邊的弧度塑造成較平緩的狀態,藉由完整服貼於視網膜表面,讓影像和視網膜能夠達到緊密的重疊,即可達到抑制眼軸長度增加的目的。

  國外發明角膜塑型片最初是提供某些職業如空服員、運動員等,為了美觀或方便性,白天不適合戴眼鏡,但可以利用夜晚睡覺配戴塑型片矯正角膜弧度。陳逸川指出,若學童控制近視點短效或長效型散瞳劑效果不佳或產生畏光,抑或戴眼鏡仍看不清楚黑板時,建議約150至200度就可以考慮透過角膜塑型來控制近視度數,即便近視600度以內,配戴1晚後,翌日都可維持1整天視力清晰的效果,但近視度數愈深建議每天皆須配戴,才能保有比較穩定的視力狀態。

  雖然角膜塑型片是屬於高透氧鏡片,但畢竟是覆蓋在眼球上的一層外來物,根據醫學數據統計指出,配戴若超過10小時,眼睛會出現輕微缺氧現象,因此建議8小時以內為佳,並非配戴愈久效果愈好。尤其放假期間容易睡得時間比較長,應先拔掉塑形鏡片後再繼續睡,減少眼睛缺氧情況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經美國FDA及國內衛福部認證的角膜塑型片,抗壓性雖良好,但配戴的安全重點在於「清潔」。陳逸川強調,每回清洗完塑形鏡片時,建議對著燈光觀察鏡片是否缺損或缺角,如果鏡片很完整,配戴時就會與眼球合而為一成為球體,無須擔憂會損傷眼睛,反之若有缺損或缺角,則應停止配戴,避免造成角膜炎或角膜感染發生。

  角膜塑型片主要貼合於角膜上,所以角膜健康狀況須良好。陳逸川提醒,若有嚴重乾眼症、嚴重過敏,或是角膜曾受傷、產生組織疤痕及角膜不平整,皆不宜配戴,每3個月應定期回診追蹤視力,並確認鏡片是否確實清洗乾淨,若出現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情形,應停戴後盡速就醫檢查。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吳永淳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不只在台灣造成嚴重的本土疫情,也讓國外醫療量能滿載,導致許多輕症患者,被要求在家自主健康管理,美國正統自然醫學醫師林侑融表示,武肺輕症患者的症狀跟一般感冒類似,她推薦5招擊退病毒的有效方法,讓輕症確診者在家也能加速痊癒。致力於推廣預防醫學與身心靈療癒的...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嚴峻,未來為讓民眾接種疫苗更有效率,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著手設計疫苗施打預約系統,外界也關心系統何時可以上線。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24)日表示,系統設計已經完成,待開放給一般民眾施打疫苗時即會上線供民眾預約。7月將擴大施打疫苗,開放到第8類65歲長者施打疫苗,媒體詢問屆時是否會開放唐鳳所設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求快速收拾北農群聚感染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二度找來台北市及新北市三方會議,拍板最新「市場專案」的3點共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更加碼宣布,專案結束後,還將持續設置篩檢站3周,提供周邊攤商及社區民眾就近篩檢,達到社區清零目的。 陳時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近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自5月開始已經造成上萬人染疫,超過五百多人病故。隨著傳染力更強、可讓疫苗保護力降低的印度變種病毒開始在多個國家肆虐,今(24)日台北市長柯文哲便坦言,印度變種病毒遲早會近來台灣,畢竟就連美國都擋不住了,台灣有什麼理由擋得住?網友們也表示,現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