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式矯正器-數位隱形牙套

    年前牙醫門診詢問矯正的比例明顯增加,很多愛美人士害怕使用傳統的金屬矯正器矯正亂牙,會覺得美感大打折扣。新式「數位隱形牙套」的問世,解決了許多愛美一族的困擾,吳碧礽醫師表示這種「數位隱形牙套」使用醫學塑料「聚氨酯」為主要材質,這材質有些彈性,透明又柔軟服貼的觸感,可以完全貼合在齒列上,矯正過程不會出現疼痛感,不會有傳統矯正器鋼線脫落或刺到臉頰及黏膜的問題,很適合行程滿檔、沒空常上醫院做矯正調整的人,大慨只需兩到三個月赴門診檢查一次即可。

 

   「數位隱形牙套」是利用電腦專利的軟體模擬設計,將整個牙齒矯正過程完全利用3D數位化操作,一次設計做好整個系列的矯正套,採中空模型設計,病人只要按部就班,一天戴足22小時、兩個星期更換一個牙套,就能漸進式的達成矯正效果,由於隱形牙套是透明材質,整個矯正過程不容易被人發現,病人適應度普遍都非常良好。回來碧礽牙醫複診的患者全部都說這「矯正套的投資」是值得的。

 

   「數位隱形牙套」的整個療程跟傳統牙齒金屬矯正器差異不大,最明顯的不同就是「數位隱形牙套」會非常規律的進行牙齒移動,不像傳統金屬矯正器會隨著每個月的門診調整出現不一的疼痛與不適,尤其傳統金屬矯正器剛施力時牙齒會移動的比較快,數位隱形牙套則規律的每2星期移動2-2.5mm,其矯正速度就跟金屬牙套差不多,甚至比傳統金屬牙套快而且正確。那是因為使用電腦可以設計更精準之故!

 

    正因為「數位隱形牙套」的諸多優點,現在想要矯正牙齒的民眾,有一半以上會指名選擇「數位隱形牙套」,吳碧礽醫師表示,隨著軟體技術的增進,「數位隱形牙套」的設計不斷成長,許多複雜的矯正問題其實目前都有辦法克服,「數位隱形牙套」的適用對象也越來越廣。

 

    有些因為工作或唸書等因素長期在國外的人,每次回國時間很短,無法定期到牙醫門診調整,就有人是趁著聖誕假期回台看牙醫,等到三月左右放春假時剛好回來拿整組的隱形牙套,因為隱形牙套設計製作時間需時兩個月左右,之後只要照表操課即可,通常醫師會要求兩到三個月回來檢查一下狀況,要是真的太忙,半年再回診一次也無妨。

 

    由於「數位隱形牙套」精準度高,如果沒有依照預定時間一套戴兩週,就會造成下一套牙套戴不進去的狀況,比如說要換上第三套時發現戴不進去,就表示第二套牙套戴的時間不夠,必須繼續戴第二套,直到齒列矯正到能夠戴進第三套牙套為止。「數位隱形牙套」一天要戴足22小時,一天當中「數位隱形牙套」拿下來的這兩個小時,就可正常進食三餐以及刷牙。

 

原文分享自網路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綜合報導)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單日確診人數屢破新高。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99%屬於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但國外最新研究卻發現,即使是輕症或無症狀,也可能造成腦部神經後遺症或腦損傷風險。 新冠病毒造成慢性腦缺氧,無症狀也會臨床上新冠肺炎患者常會出現頭暈、頭痛、精...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子宮頸癌分別是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9位以及死亡率的第8位,威脅婦女的健康,早早挨上一針好處不少!國健署提醒,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是造成罹患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而接種HPV疫苗能有效預防7成以上的子宮頸癌。而國健署統計,國內國一女生接種涵蓋率已達84...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生活,什麼問題最叫家長備感壓力?答案就是教養問題!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讓家長感到壓力事件的前三名排行榜,依序為「孩子教養」( 42.1%)、「工作」( 40.8%)以及「經濟」( 35.5%)。專家建議,家長不妨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來紓壓,更可以透過跟孩子一起運...

閱讀詳情 »

有藥物過敏的民眾要注意,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要了你的命。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統計,過去20年來,每年平均27人因為藥物過敏而死亡,並獲得救濟的案例,而每年申請藥害救濟的人數約200人。 ▲ 每年平均27人因為藥物過敏而死亡,並獲得救濟的案例。(圖:華視)   專家提醒,藥物不良反應致死亡、障礙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