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周產期窒息 低溫療法可降死亡率

新生兒周產期窒息 低溫療法可降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儘管現今醫學技術發達,但在面對生產時,仍有許多不可預見的變數,其中,新生兒的周產期窒息成為足月新生兒死亡常見的原因之一。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賴明琪表示,嚴重的子癲前症、子宮內生長遲滯、臍帶繞頸或胎盤早期剝離,都是新生兒周產期窒息的高危險群,除了可能造成新生兒死亡,也可能產生神經學後遺症,但根據最新的低溫療法,已可改善死亡率以及後遺症嚴重程度。

賴明琪解釋,所謂的周產期窒息,是在分娩期間,胎兒和母體之間氧氣交換不足或血流受阻,造成胎兒器官缺氧的變化。若因腦部缺氧或缺血所造成的傷害,可能產生永久的神經學後遺症,被稱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其發生率占活產中的1~2/1000,死亡率占10~20%,存活者中產生神經學上的後遺症占20~45%,常見後遺症包括癲癇、肢體功能障礙,甚至腦性麻痺、視覺、聽力障礙或是智能受損等。

過去許多嚴重窒息的病嬰,就算搶救回生命,卻往往難逃變成終生臥床和腦性麻痺的厄運,賴明琪醫師指出,以前的治療方法是透過支持性療法,維持嬰兒的呼吸道和血液灌流,矯正體內代謝酸堆積,並控制抽搐和腦部水腫的情形。好消息是,近10幾年來醫學研究發現,低溫療法能夠降低腦部的代謝率,減少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自由基和炎性物質的產生,進一步阻斷細胞死亡和凋零的一連串連鎖反應,為醫學技術的新進展。

低溫療法可讓病嬰的體溫降至攝氏33~35度,持續72小時後,再逐漸恢復正常體溫。根據2010年新生兒急救治療指引指出,36周以上的新生兒若具有「中度到重度的缺氧缺血性腦病變」的證據,可在出生6小時內接受低溫療法,經臨床實驗證實,對於缺氧缺血性腦病變的新生兒,能降低死亡率並改善神經學後遺症的嚴重程度,尤其施行在中度腦病變的新生兒上效果更為顯著。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73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期國際間有兒童因使用tramadol成分止痛藥品後,出現呼吸抑制不良反應。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發出警語,未滿12歲兒童及特殊情形的病人,對於該止痛藥應謹慎使用,以免造成不可逆的風險發生。不慎使用tramadol易引發呼吸異常食藥署表示,雖截至目前,國內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保繳費好便利 QR-Code動動手就搞定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行動支付,已是世界潮流;健保署從今年9月中旬起,將首度啟用QR- Code繳費機制,包括第六類地區人口、外傭雇主等保險對象,自106年8月份起健保繳款單上增列QR-Code,只要利用行動裝置掃描繳款單上的QR-...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現代人晚婚晚生育的趨勢,使得深受不孕症困擾的夫妻越來越多,許多婦女在心急之下,難免病急亂投醫,結果不僅無法順利受孕,更拖延了求孕的黃金時期。醫師表示,目前不孕症治療有人工生殖以及精卵捐贈的選擇,提供想要生子的人第二次機會。高齡不孕症患者 受孕機會低根據國健署統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年來,國人對食的安心、健康日趨重視,消費者對食材的選購更以新鮮、安全、衛生為導向。台南市衛生局為確保民眾食的安心權益,特於中秋佳節前,主動進駐菜市場,免費發送檢驗科自行配製的食品中殺菌劑、工業色素及食品中漂白劑行動檢驗試劑,供民眾方便在家自行篩檢食材,保障民眾健康及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