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第1次排出的胎糞細菌量 可以預測寶寶肥胖風險

新生兒第1次排出的胎糞細菌量 可以預測寶寶肥胖風險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研究顯示,新生兒出生後第1次排出的胎便,可以做為預測寶寶將來肥胖風險的依據。由於胎便是嬰兒在子宮內攝取的營養所組成的,研究人員發現肥胖兒童的胎便細菌量與體重正常的孩子不同,研究刊登在《小兒肥胖雜誌》(Pediatric Obesity)。


此研究總共追蹤了212名新生兒,研究結果發現部分孩子3歲就出現體重過重的情況,而他們的胎便中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 phylum)的比例比一般孩子更高(29%比15%)。


奧盧大學的研究人員Katja Korpela表示,對於胎兒體內的微生物組成的概念存有爭議,有很多產前因素,會影響嬰兒胎便中微生物的組成,例如母親在懷孕期間使用抗生素或者生活環境的細菌等。


研究小組表示,首次胎糞與孩童3歲左右就體重超重有關係。研究結果強調,在考慮小兒肥胖的發病機轉時,同時將母體和產前因素納入考量是非常重要的。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倒吸鼻涕不擤出來 下場可能導致內耳積水耳鳴嗡嗡響
▸老人缺牙無法正常進食影響身心 牙醫師分析解決策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只要改變生活型態,10名癌友中有4人可避免,癌症醫院可關門,轉為因應失智症。」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表示,癌症不應專注治療,應更積極戒菸、健康飲食、節制飲酒並控制體重,尤其運動為首位。和信醫院與台北市立大學團隊合作,導入運動醫學,開設「健康醫學門診」(Lifestyle ...

閱讀詳情 »

從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到韓國女子團體f(x)的雪莉,這幾年常聽到有名人因為憂鬱自殺而離開我們,為什麼憂鬱症這麼可怕? 我的至親曾經罹患憂鬱症超過6年,而我在高中時期也曾經歷過3年的情緒障礙,腦中曾有一個聲音和我說:「結束,就沒事了」,這是沒有罹患憂鬱症的旁人無法想像的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新北報導】新北市1名30歲邱姓孕婦臨盆在即,日前至醫院中醫部看診向醫師表示,之前第1胎在家坐月子時家人在中藥房買了生化湯,並吃了快1個月的麻油湯品,覺得體質變得比以前燥熱,且容易便秘、口乾舌燥;目前第2胎,希望產後坐月子可以用正確的方式以中藥、藥膳做調理。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新北報導】75歲楊奶奶(化名)半年前丈夫去世後,她從南部鄉下北上,與兒子1家3口住在同棟不同樓層的社區大樓,平日因兒子夫妻工作忙碌,幫忙照顧1歲大的孫子,天天煮好晚餐,等他們下班一起吃飯。   原本期待晚餐天倫之樂,但兒子跟媳婦常以「吃過了」婉拒她的邀約,接了孫子就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