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新生兒腸病毒難辨 3徵兆速就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新生兒腸病毒難辨 3徵兆速就醫

一般幼童感染腸病毒會出現喉嚨破、手腳出疹子等狀況,但剛出生的新生兒卻常不會以這些症狀做為表現,導致家長容易輕忽。醫師提醒,當新生兒有活動力下降、食慾不好、異常哭鬧甚至發燒等狀況時,一定要盡速就醫,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治療,才不會延誤病情。

新生兒發燒 須檢查是否發生腦膜炎

大千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劉政彥表示,前陣子一個出生才8天的新生兒因發燒到門診就醫並安排住院,由於新生兒的免疫系統較弱,若有發燒常規要做脊椎穿刺檢查排除是否有腦膜炎的情況發生。

這名病患在檢查後確診有腦膜炎,並將檢體做進一步檢查後,證實為克沙奇B5腸病毒。克沙奇B5在台灣也曾造成幾例死亡個案。所幸這名寶寶在醫護人員的照顧下從加護病房健康出院,追蹤到目前沒有明顯後遺症發生。

症狀不典型 食慾下降、異常哭鬧須當心

腸病毒在大一點的小朋友會有嘴破、手腳出疹子,食慾不好、發燒等症狀,這時可以多補充水分在家多觀察,但若出現肌抽躍、心跳快、呼吸喘、或昏睡的現象,要小心已經進展為腸病毒重症,此時小孩務必要住院觀察。

但新生兒身上,腸病毒症狀往往不典型,甚至連發燒或嘴破都不見得出現,因此特別提醒家中有新生兒的父母,一旦發現寶寶(1)活動力降低、(2)食慾下降、或是(3)異常哭鬧,應馬上帶給兒科醫師檢查,及時找出病因、即早治療。雖然目前不是腸病毒的高峰期,但台灣一年四季都會有腸病毒個案發生,劉政彥醫師建議,抱小孩前記得肥皂洗手、更衣,才能保護家中孩童遠離腸病毒侵擾。

 

【原文章請見:新生兒腸病毒難辨 3徵兆速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77歲的王伯伯,在15年前因一個禮拜沒有大便且腹脹不舒服至診所就醫,結果發現竟罹患晚期大腸癌,且病情嚴重需切除肛門才能存活,因此,他決定放棄治療,靜候命運的安排。直到後來在兒子的苦勸下,到了醫院接受化療及切除手術後,才保住了肛門與性命,原以為只要經歷一次腸癌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不吸菸也會罹肺癌!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數據指出,肺癌已連續28年蟬聯台灣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其中非吸菸型患者人數,在20年來更成長5倍,等於平均每天有8.6名女性死於肺癌。此外,國內也有研究指出,有9成女性不吸菸,但若是長期曝露於二手菸、廚房油煙等環境中,也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人口成長、社會進步速度快,使得空氣汙染程度也相對提高,進而造成幼兒過敏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而過敏的症狀常會發生於呼吸道,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出現皮膚方面則會有異位性皮膚炎等,亦或者發 生於腸胃道系統,也就是所謂的過敏性腸胃炎等。 此外,秋冬季節也正逐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人口邁入高齡化,骨質疏鬆的患者正逐漸增加中,且骨鬆會影響骨骼的強度,若一不小心跌倒就可能會造成嚴重的骨折,例如髖部骨折、肩部骨折等,其中又以髖部骨折最為可怕。 對此,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陳天雄醫師表示,根據臨床統計,髖部骨折是所有老人常見骨折中影響較為嚴重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