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進食嘔吐 雙側疝氣急開刀

新生兒進食嘔吐 雙側疝氣急開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剛出生的1900克嬰兒,近期每次哺乳時總是嘔吐,無法順利餵食,緊急送醫治療。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表示,經檢查發現,這名新生兒有雙側疝氣,一哭鬧便會使腸子下滑到陰囊造成箝塞,立即進行手術治療,術後情況良好,已恢復健康返家照顧。

馮啟彥透露,一般嬰幼兒發生雙側疝氣的機率較單側疝氣低,而疝氣的發生率又以發育較不完全的早產兒較高。嬰兒疝氣的原因,是因先天性腹壁有破洞,當嬰兒哭鬧、便祕或咳嗽時,容易造成腹壓;當破洞加上腹壓,小腸或其他內臟器官會經過腹壁破洞,進入破洞之處,易卡在洞口,造成腸阻塞,引發肚子痛、嘔吐,或血便等。

由於嬰兒年紀小,許多家長都希望等嬰兒長大,再做疝氣治療;但若疝氣拖太久,會使阻塞更嚴重,造成腸道血液供應不良而缺血,導致腸壞死,引發腹膜炎、敗血症,甚至危及性命。馮啟彥強調,嬰兒疝氣應立即治療,且需要外科、麻醉科及小兒科全面配合,才能順利完成。

馮啟彥提醒家長,平時幫嬰兒換尿布或洗澡時,可留意腹股溝處是否有不對稱或腫塊等異狀,若寶寶容易有吐奶、便祕或腹脹等症狀,必須留意是疝氣的可能;一旦有異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2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數達100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表示,新增23例確診當中(新增案78至100),分別為71例境外移入及29例本土病例,其餘皆是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維持1名死亡,22名解除隔離、其餘個案病況穩定,持續住院隔離中。 新增21例境外移入 2例本土個案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從事車床工的40歲張先生,即使罹患B肝與重度脂肪肝卻從未定期追蹤,加上長年來都未節制飲酒,日前酒過三巡後感到腹脹難耐,隔天緊急就醫。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內有1顆腫瘤,確診為肝癌。所幸手術後至今1年半並無復發,再配合每天運動,脂肪肝也逐漸降為輕度,讓他對人生重燃自信。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武漢肺炎肆虐時刻,最好遠離疾病的方式,就是保持運動讓免疫力提升。不過對於習慣上健身房的民眾,在疫情影響下,可能相當擔心室內密閉空間,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但是已經繳了會費,到底該不該去呢?醫生建議,健身房業者應該會在門口針對進場民眾,進行體溫測量與手部消毒,並定期清理運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胃脹氣是現代人非常普遍的胃部毛病,最明顯的症狀是「上腹部飽脹感,常伴隨打嗝(或稱噯氣)或放屁。新竹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主任暨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陳青富指出,上門求診的病人之中,十之八九會有「胃脹氣」的困擾,常常嗝氣,甚至自覺上腹部明顯外凸,擔心是不是長了「壞東西」而來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