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日夜溫差大 這些族群慎防心肌梗塞

日夜溫差大 這些族群慎防心肌梗塞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

櫻花盛開之際,春天也悄然來臨,由於日夜溫差變化大,慢性病友更需要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提高警覺。醫師提醒,尤其是老人、三高族群及糖尿病患,尤其要慎防心肌梗塞。

有位五十幾歲的邱姓男子,是名糖尿病患者,寒流過境時,因為沒有注重保暖,半夜上網突然感覺胸痛,立刻自行就醫,經過診斷,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左前降支近端百分之百阻塞,阻塞血管還有局部鈣化且病灶較長,在使用氣球擴張術撐開血管,裝置兩個心臟支架讓血流暢通後,才順利化解危機。

天冷注重保暖  避免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收治這邱先生的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韋成表示,邱先生為長期服藥的糖尿病患,本身冠狀動脈狹窄又有局部鈣化卻不自知,加上天冷沒有做好保暖工作,才會促使心肌梗塞發生。他進一步說明,當血管出現鈣化失去應有的彈性,收縮與舒張功能就會變差,如果天冷又沒有注重保暖,狹窄的血管就會再內縮,導致血流量更少,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除此之外,陳韋成醫師還以高速公路來比喻心臟冠狀動脈的管腔;他說,正常的管腔就像六線道的高速公路,有冠狀動脈狹窄等因素將使它變成四線道,此時如果碰到低溫,保暖又做得不徹底,管腔就會收縮成兩線道,使心臟缺氧,本身有不穩定斑塊的患者,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造成斑塊破裂,形成部分阻塞或完全阻塞,引起不穩定的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認識疾病徵兆  把握黃金搶救期

陳韋成醫師,強調在氣溫下降或日夜溫差大時,有心血管疾病潛在問題的民眾,尤其是老人、三高族群及糖尿病患,若胸口出現如大石壓胸般喘不過氣的悶痛感,或左手臂、下巴、脖子等處同時有痠麻或疼痛的情形,極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徵兆,應把握時間就醫,才不會錯過黃金搶救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1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北榮、陽大宣布,簽署正式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長久堅實的合作基礎下,在醫療、研究、教學及醫務管理等方面進一步交流,共創醫療新紀元。兩方合作協議,由台北榮總院長張德明及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代表,在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翔宙及國衛院院長、陽明大學前校長梁賡義見證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春節長假將來臨,常常晚睡晚起只吃2餐或是大魚大肉、無酒不歡。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發現,近4成民眾年假後體重至少增加1.7公斤,該如何擺脫「放假放縱、收假減重」的輪迴?很多人以為省略早餐可減少熱量攝取,但其實「2餐併為1餐」不健康,容易造成血糖不正常升降、午餐吃更多,導致脂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1歲黃先生去年夏天因左腿單側水腫就醫,被診斷為左下肢深層靜脈栓塞合併下肢水腫,血栓將左下肢靜脈回流完全堵塞,並且延伸到下腔靜脈;醫師指出,若近端的大血栓漂開至肺動脈將造成肺栓塞,嚴重將危及生命。靜脈栓塞阻下肢 放導管並追蹤撿一命收治這位黃先生的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般人都知道鉛會危害健康,但日常生活中含鉛的產品並不少見,例如汽油、油漆、染髮劑、水龍頭、電子產品等。醫師指出,鉛對人體傷害不容小覷,影響涵蓋全身,包括神經、肝臟、消化、血液、腎臟、生殖系統。鉛釋放溶於空氣、土壤、水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