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早產兒最怕新生兒敗血症害命 長庚研究首證實禍首原來在「腸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早產兒最怕發生新生兒敗血症,不但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神經發展障礙等問題,甚至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而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團隊今(2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證實,早產兒腸道菌叢失調容易發生敗血症,同時也證明腸道的細菌可因此轉移到全身造成敗血症,因此若能夠改善或改變早產兒的腸道菌叢,就能減少早產兒死亡或後遺症的發生。

根據統計,新生兒敗血症在一般足月兒發生率為千分之1至4,死亡率約3%;但極低出生體重(小於1000公克)早產兒的機率,則高達10到40%,死亡率甚至高達25%。

長庚研究團隊一共針對32名非常低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早產兒和10名健康足月兒,追蹤半年的時間觀察是否發生敗血症。結果發現,早產兒腸道細菌的組成在剛出生2個月內的變化,與健康足月兒相反,是呈現「失調」的狀態。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醫師李建忠指出,研究也發現,有發生晚發性敗血症的早產兒,其腸道菌叢失調更為嚴重,且在出生第一周腸道菌叢的多樣性就已經明顯較差;另外,長期抗生素的使用無法減少腸道壞菌比例,反而減少了如乳酸桿菌和比菲德氏菌等腸內好菌,且有3分之1早產兒在發生敗血症前,致病菌已經定殖在腸道之中,感染來自已經定殖於腸道中的細菌。

李建忠說,新生兒和嬰幼兒是腸道菌叢發展最重要的時期,這時候的腸道菌叢變化,可能影響以後甚至成年的健康,過去已有越來越多的醫師和科學家懷疑早產兒的腸道菌叢可能會增加早產兒壞死性腸炎、慢性肺病、新生兒敗血症、神經發展遲緩,甚至視網膜病變等早產兒常見併發症的發生機率。而林口長庚新生兒科團隊領先亞洲國家,證實早產兒腸道菌叢的失調容易發生敗血症,成果已刊登於2021年10月的國際知名期刊「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醫師林瑞瑩強調,目前並沒有很好預防新生兒敗血症的方法,對於預防早發性敗血症,目前可以針對高風險的新生兒在生產前後給予抗生素使用,降低感染機率,但對於晚發性敗血症並沒有任何有效的預防方式。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藉由對新生兒和早產兒腸道菌叢的研究和了解,有助進一步發展相關的精準治療技術,未來不僅可以將微菌治療運用在各種新生兒和早產兒的疾病,也可以進一步維持兒童健康腸道菌叢的發展,達到成年疾病預防的目的。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 馬偕醫院引新技術診斷率3成變8成

快查!全台千人「輻射量曝露破百」 健康存摺即日開放自查曝露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新北市今天新增6例本土病例,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其中3人為居家隔離陽性個案,另有3人與台北市有關,個案分布在蘆洲、汐止各2人,板橋及三重各1人。侯友宜指出,今天新增的6例確診,其中居家隔離3人,有2人跟台北市有關,1人為家戶感染,為蘆洲一名女兒傳給爸爸;汐止2例則是太太在台北市被同事傳染後,再傳給先...

閱讀詳情 »

東京奧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然而東京疫情也急速上升,日本政府昨日宣布延長東京都的緊急事態。而今(31)日東京都單日確診數更是飆破4千人,達到4058例,再度刷新地區單日新高。綜合外媒報導,東京自本月28日首次單日超過3000人確診後,已連續三天確診超過3000人,疫情迅速蔓延。今日東京單日又新增405...

閱讀詳情 »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太太陳佩琪稍早在臉書發文表示聽指揮中心說基層人員疫苗打太快,而導致疫苗數量不夠,並規定基層施打要限制一定人數,陳佩琪表示,如果是不夠就「早點說」,讓幫忙接種疫苗的醫護能早點脫N95口罩,對此柯文哲則不以為意表示,這些都是太太職場上的抱怨,「聽一聽就算了」。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太太陳佩琪今...

閱讀詳情 »

嘉義縣水上鄉爆發工廠群聚感染,昨天新增9例確診者,今天再增加1例,該案累計11人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今天新增的個案為昨天報告過,原本篩檢為陰性,再驗轉為陽性,也驗出抗體陽性,有北部旅遊史,目前顯示疫情並未擴大,希望透過廣篩,及早將疫情控制住。指揮中心指出,針對嘉義某職場群聚事件,核酸檢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